切音造句
“切音”的解釋
切音[qiè yīn]
用“切音”造句 第1組
1、清末切音字運動以失敗而告終,并給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2、他們有時候還更進一步,說一切音樂只有一個純音樂意義。
3、即切音,又有意思,這才是老派翻譯雍容高華、書卷滿腹的玩法。
4、而現代意義上的普通話,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極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5、統一字音是切音字運動必須面對的問題。
6、除了各省選派的代表,絕大多數是在切音字運動和國語運動中卓有成績的杰出語文學者。
7、“普通話”這個名稱,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極分子朱文熊提出來的。
8、吉發涵介紹,直音法給不會用切音法的人提供了方便,但有時其直音字更復雜,更不好認。
9、當時盧戇章把它稱為“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聲母在右,韻母在左,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
10、提倡國語、切音字、“我手寫我口”。
11、算法分析和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大大地提高了雙端發聲檢測的性能,很好地解決了加入非線性處理后的切音問題。
12、“胡同”一詞的來源,一說為蒙語”水井“的漢字表音;一說是來源于漢代”巷“的讀音”虹”,切音為“胡洞”。
13、當時社里的元老姚志曾、蔡賓秋、錢大賚、龔之均先生都還在世,他們在發聲、吐字、切音、運腔、表達曲情等方面給了孫燕虹很多指點。
14、1892年到1911年,清朝的最后20年,發生過一次切音字運動,即漢字改革和漢語拼音運動。
15、陸費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簡化漢字設想和思路,在當時幾乎沒有什么回應,當時漢字改革的主流還是切音字、簡字等。
16、武達納是入關第一代,依家譜十二世,是民國時期,以滿姓“覺羅”切音,漢譯為“趙”。
* 在線查詢切音造句,用切音造句,用切音組詞造句,包含切音的句子。

關于切音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伽南香造句
殼斗造句
殼菜造句
劉瑜造句
護肘造句
既然會造句
獻言造句
執行難造句
策劃人造句
演過造句
七班造句
在她的造句
越說造句
全組造句
系腰造句
糖廠造句
三名造句
暴利行業造句
就這么簡單造句
碎石機造句
宣德造句
勞動局造句
抽抽造句
撲出來造句
春畫造句
喬什造句
阿什利造句
阿圖什市造句
通什市造句
喀什市造句
克什米爾造句
語論造句
拉什造句
馬拉喀什造句
塔什干造句
巴爾喀什湖造句
孟什維克造句
說什造句
表的造句
撲的造句
認的造句
的情造句
篤敬造句
全系造句
合諧造句
出繼造句
強識造句
難船造句
濺血造句
青青草原造句
嘉祥造句
嘉年造句
小舍造句
開始實行造句
電功造句
簽署人造句
蠟療造句
清軍造句
寺塔造句
透進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