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造句
用“其身”造句 第6組51、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52、設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見,樂聞正論而知俗語之不足聽,樂學出世而知浮世不足戀,則恐當世男子視之,皆當羞愧流汗,不敢出聲矣。
5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韓愈
54、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55、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56、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57、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王陽明
58、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謬誤:對女兒之教育專注意其身體,忽略其精神;而對兒子則忙于修飾其精神,而忽略其身體。
59、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
60、治天下國家,心本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國家者,無之。
61、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羅貫中
6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63、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身,外正其容。歐陽修
64、中國教育家孔子:強調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5、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杜甫
66、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韓非子
67、知治身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惜其氣,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死。
6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69、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
70、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71、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
72、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
73、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74、嬰聞之,眾而無義,強而無禮,好勇而惡賢者,禍必及其身,若公者之謂矣。且嬰言不用,愿請身去。
75、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謀而后動。楊子
76、我們現在不能作獨善其身的人。
77、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
78、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79、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
80、合則渾,離則散,一人而兼統四體者,其身全乎!
81、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
8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
83、君子窮則獨善其身,君子富則兼計天下。
84、不私其身,處天下以至公。郭璞
85、已庇其身,天下后世已安之而莫能易,然且任一往之怒,效人之訶誚而訶誚之;小人之不服,非無其理也,而又惡能抑之?
86、憂國者不顧其身,愛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87、為師者,人魂之匠也。必清其志,潔其心,正其身。一生辛勞自逍遙,兩袖清風終不悔。
88、假如一個人無法感受到其力量和意志所施加于其身上的巨大苦痛,則他如何能成就偉大的一切?
89、古之善將者,必以其身先之。
90、用其言,棄其身,古人所恥。
91、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92、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無私,無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篤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93、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94、有一道,大足一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95、人生比你想像中容易;你只須接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雖然空乏其身,遇事仍勇往直前;并且忍其不可忍。
96、過載者沈其舟,欲勝者殺其身。
97、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
98、為衣冠者,己手不能,則知越鄉借人以制之;至于理身,而不知借言以修其行,是處其身輕,而于冠重,不亦謬乎?
99、過載者沉其舟,欲勝者殺其身。
100、做人要端其行,做事要靜其心【造 句 網】,做官要潔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