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造句
用“以德”造句 第16組151、 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兵甲,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劉安
152、 “以德治校”是貫徹“以德治國”思想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153、 如今世事,且不談以德報怨,連知恩圖報都常常是童話。七堇年
154、 德謨克利特是最早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之一,也是最早的原子論創始人之一。馬克思發表的第一部哲學著作就是以德謨克利特的思想為研究對象的。
155、 以德報德是常理,以德報怨大丈夫.
156、 假如他幫你的忙,那么你就應幫他的忙,以德報德嘛。
157、 以德育人、安邦治國是他積極入世的教育目的。
158、 權力功業如戰場,歷來不以德行操守論人。孫皓暉
159、 道德,只能以德服人,最惡毒的可能,也只能“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決不能“起而行之”。
160、 另一方則以德育出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言以蔽之,批評大學生嬌驕二氣。
161、 25以直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162、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日電(記者周兆軍)“教之以才,導之以德,足為師矣;學而不厭,誨而不倦,可作表焉。
163、 因此,鄭和下西洋充分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王道外交”的特征,即親仁善鄰、以德行仁、以大事小、協和萬邦、悅近來遠。
164、 在高中的“國民倫理”科目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誠”與“敬”的修養以及“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等教育。
165、 它肇始于西周時期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罰”,中經春秋戰國儒家傳揚的“為政以德”,形成于董仲舒的“德主刑輔”。
166、 羅美蘭一家傾情撫育養女,榮金良一家盡力以德報恩的動人故事很快從醫院傳了出去。
167、 秦王見韓非,談‘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盛世以德,亂世以罰。
168、 為治以德化為本,不喜近名,自奉簡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
169、 荀子主張以德修身,正己兼人;以禮行政,尚賢推德;禮法相輔,正理平治,認為“禮義者,治之始也”、“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
170、 宋代廣東潮州府海陽縣隆眼城都人,唐宋潮州八賢之一,以德行、節義、治績聞名,歷任茂名令、廉州判官、知新州等。
171、 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
172、 君子以德服人,區區在下對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彼嘆服,自走矣。
173、 對唐王朝來說,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寬大為懷,以德服人。
174、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銜環結草,以德報恩;中國綿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人要心存感恩之情。
175、 其他如“仁”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德為本的儒商精神、遏惡揚善和日新變革的精神心態等等,同樣都閃現著如今普世價值觀的燦爛光芒。
176、 劉銘傳的“撫番”方針是剿撫兼施,但以團結為主,即所謂以德服番。
177、 有了這層淵源,美國一直希望敘利亞以德報恩,日后乖乖聽話。
178、 伊朗以德報恩,施加影響,使兩名黎巴嫩劫機犯釋放美國人質。
179、 以德服人:華夏磚家又來造謠啦!先轉發500條!
180、 并提出明德慎罰原則,要求以德為指導,力求做到刑罰得中,從而緩和了周初尖銳的階級矛盾,造就了“成康之治”。
181、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醉酒飽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
182、 另外郵票也是一個推廣平臺,現在全世界以德國印刷術發明家谷登堡為頭像的郵票有幾十種,而有關畢昇的郵票,我國卻連一枚都沒有設計發行。
183、 道德,只能以德服人,最惡毒的可能,也只能到“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決不能“起而行之”。
184、 周迪以德報恩,塑桂父金像奉祀,取名“仙源觀”,明代時重建時改“仙源觀”為“明珠古剎”,現存下一塊“明珠古剎”石匾。
185、 在一個以德而治的社會,懲罰*訪公民意圖昭然而又羞于啟齒,而要何患無辭,意在言外,可以意會,不可言傳。
186、 鄭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充分體現了純粹王道的特征,即親仁善鄰、以德行仁、以大事小、協和萬邦、悅近來遠。
187、 泰伯興吳,雖文身斷發卻不減以德立邦之慷慨;錫商崛起,數人物風流亦不忘普惠桑梓之任重。
188、 歐洲的德國和亞洲的中國都是地區的強國,而亞洲和歐洲在地區整合上迥然有別,中國一直以德國為榜樣要求日本學習。
189、 在他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塊匾,上寫“父母厚德無量,教子有方;子女賢孝有加,以德報恩”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