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造句
“仁義”的解釋
51、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氣和仁義廣結好緣,多結識良友,那是積蓄無形資產。很多成功就是來源于無形資產。
52、然功不能自存,而威不能自守,非貧弱也,乃道德不存乎身,仁義不加於下也。
53、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54、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55、仁義之道,守之而不失;儉約之志,終始不渝。吳兢
56、政道隔于三家,仁義閉于公門,故作公陵之歌,傷無權力于世,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57、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
58、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59、有些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其實是偽君子。
60、你對這種喪盡天良的人講仁義道德,豈不是方枘圓鑿,白費心機嗎?
61、這一伙偽君子,嘴上仁義道德,心里卻是男盜女娼。
62、百姓一安定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致遠方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居樂業。
63、自道術為天下裂,諸子百家之書紛然并出,言天者主于虛無,言道者棄夫仁義,言儉者不知約之以禮,言刑者不知本之以德,為己者不知有人,為人者不知有己,道德之中,于斯失之。
64、他滿嘴的“仁義道德”,都是為了掩人耳目,其實內心可毒了。
65、百姓一安定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致遠方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家樂業。
66、他滿口仁義道德,卻虐待他年過八旬的老娘,真是個衣冠禽獸。
67、黃世仁和穆仁智是一丘之貉,一個是滿嘴仁義道德,一個張牙舞爪欺負窮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68、可是自古以來,仁義已經將天下人心攪動得徬徨不安,人們已經是夠凄慘的了,我們就別再加油添醋、助紂為虐了吧!
69、孔子不止學識淵博,待人待物更是時刻以仁義為上,品行高潔,德高望重,引人稱道,是衛道者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智者。
70、理平者先仁義,理亂者先權謀。因為這個世界早就沒救了,從最初,到今日,乃至未來,秩序不可能永存,混亂和死亡交織其中的歷史才是真實的。三天兩覺
71、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國學,最遵從仁義禮智信。
72、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莊子
73、在他認為的禮樂崩壞仁義淪喪的社會,孔子對一切“違仁”“非禮”的現象和言行,大聲說“不”。
74、若是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無所不利,是謂天德。故凡從此事者,圣知也,仁義也,惠忠也,慈孝也。是故聚天下之善名而加之。墨子
75、強國放肆強國的姿態,不是四處炫耀,而是任意索取,榨取到再無一滴。強國需要強君,強權只抓在最強者手里。以和為貴,所謂仁義,連我都覺著虛偽,更不提西日昌。周夢
76、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一個真實可信的性情中人,一個愛民如子的仁義老人和大義凜然的平民英雄。
77、你們所設想的美國的仁義道德,已被艾奇遜一掃而空.
78、陰陽升降有道,剛柔屈伸有理,仁義進退有法。知道者可與論政,知理者可與謀事,知法者可與取人。知道者理得,知理者法得,是以君子貴知道也。胡宏
79、而鄭玄注中所保存的文獻材料,說明仁義禮智圣五行說的思想源自孔子。
80、他提出仁宅義路、居仁由義,從內在與外在、基礎和行為的統一確立了“仁義”道德的根本內核和道德人生的基本取向。
81、你自小就在嚴慈的教誨下,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熱愛勞動,忠誠仁義,勤奮好學,信念堅定。
82、有那么一種人,天生仁義多情,即使經歷過很多的惡意,依然能艱難地保持著他一顆搖搖欲墜的好心,這樣的人很罕見,但長庚確確實實是有這種潛質的。priest
83、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莊子
84、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得,則孝弟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貴,悉由命定,絲毫不能做主。曾國藩
85、其實,自矜仁義的宋襄公是一個兇狠殘忍的偽君子。
86、仁義的另一層意義,其實就是腳鐐手銬,專門陷人于不義以及罪惡之中。
87、我漸漸覺得身子沉重,腳若鉛石。聽說當一個戰士覺得盔甲沉重的時候,就是死亡的時候,可我清楚我死不了。安靜的死亡是上蒼賜予善人仁義一生的回報,我不配。周夢
88、一個美麗莊嚴的口號,只是一件為非做歹的工具而已。雖然你的出發點是仁義,可是,你最后只是在做偽善的工作。
89、在當今中國,利益的攫取,已經取代了仁義禮智信的古訓,人民失去了信仰,除了對金錢的崇拜。
90、仁義道德,也是一種奢侈。疾風劍豪 亞索
91、我們中國人以儒家為基礎,作為生命的基礎,我們中國人要講仁義禮智信。
92、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式的仁義道德.
93、取之以仁義,守之以仁義者,周也。取之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蘇軾
94、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95、然而即便是仁義禮智圣五行,或許也仍然保留有數術的痕跡。
96、那些滿口仁義道德,滿臉肅殺嚴厲的人,不管他販賣來世的貨色,還是現世的貨色,都一定是掛羊頭賣狗肉。狄更斯
97、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放得道德仁義之心下,才可入圣。洪應明
98、后世以湯伐葛為行仁義之師的典范,純是儒家之造作.
99、世人皆無惡,他沒有罪惡感,他只有使命感。兵者不祥,對他來說只是個笑話。戰爭從來沒有義戰,仁者無敵太虛幻飄渺。事實上,抱著一堆仁義慈悲或者恭謙的人,根本不經打,都仁義去了,人早跑光了。周夢
100、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五條準則,必須遵守,不容紊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