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造句
“五斗米道”的解釋
五斗米道[wǔ dǒu mǐ dào] 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東漢順帝(公元125—144)時,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創立,主要在農民中傳播。因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初入道者名為“鬼卒”,骨干稱“祭酒”,以“治”為傳教單位。傳說漢安二年(公元143)已發展為二十四治,絕大多數分布于今四川境內。奉老子為教祖。尊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相傳還信奉《太平經》、《正一經》和《五斗經》等。張道陵死后,傳子衡;張衡死后,傳子魯。東漢末,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近30年,建安二十年(215)降于曹操。西晉后,五斗米道開始分化,一部分在士大夫中傳播,一部分流傳于農民中。南北朝時,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謙之在魏太武帝(423—451在位)的支持下,“革新”天師道,創立了以禮拜修煉為主要形式的新天師道,為北天師道;在南方,廬山道士陸修靜整理“三洞”經書,吸收佛教思想和儀式,創立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范,為南天師道。唐宋兩代,南北天師道同上清、凈明、靈寶各派并行于世,并逐漸合流,到元代都歸并于正一道,又稱正一派。
用“五斗米道”造句 第1組
1、 我贛南鬼教自古就是安魂教的旁系,而你們五斗米道對于神圣安魂教來說就是異教。
2、 孫恩軍雖是聲勢浩大,惜乎部下諸將皆為五斗米道教徒,除用宗教迷惑人外,絕少遠見卓識之輩。
3、 不過,蔡府信奉五斗米道,喜歡卜卦問兇吉。
4、 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
5、 將軍!豪強傳來消息,樂陵前天夜里,五斗米道蠱惑晉人起事,已經將城內的羯胡肅清,五斗米教祭酒自奉平北將軍,讓將軍前去樂陵會盟。
6、 我來這里是為了故友在臨終前托我帶個口信給五斗米道的無月道人。
7、 像中國漢朝的五斗米道、張天師;清代的白蓮教、義和團。
8、 在修道的世界內,張家也是很著名,張家的祖先‘張陵’張天師,創立‘五斗米道’,被尊稱為‘正一道宗’,實力可謂空前巨大。
9、 李朝陽慢慢了解到,原來道教教祖,也就是公認的創始人就是東漢末年在巴蜀一帶創立五斗米道的張道陵,后來被人稱為張天師。
* 在線查詢五斗米道造句,用五斗米道造句,用五斗米道組詞造句,包含五斗米道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堇色造句
坐地虎造句
跑腿的造句
鶴舞造句
暖酒造句
藜藿造句
定編造句
傻呵呵造句
架子車造句
小照造句
加行造句
臂長造句
搦戰造句
飛鴻踏雪造句
掖庭造句
干沒造句
清光造句
稽顙造句
鳳凰池造句
微寒造句
公室造句
藩屬造句
老伙計造句
肇建造句
大書造句
黏合劑造句
郡守造句
光面造句
玉華造句
鴆酒造句
系留造句
聯席造句
三棒造句
大過年造句
官箴造句
二十一世紀造句
條田造句
哀鴻造句
有性生殖造句
巷陌造句
邪術造句
湘靈造句
性善論造句
云泥造句
人日造句
大干造句
農藝造句
勘誤表造句
窺覦造句
老祖宗造句
生卒造句
作人造句
集萃造句
五石造句
封侯造句
僧伽造句
競秀造句
秀華造句
實績造句
吭哧造句
相關鏈接
五斗米道的意思
五字解釋
斗字解釋
米字解釋
道字解釋
五字部首
斗字部首
米字部首
道字部首
五字筆順
斗字筆順
米字筆順
道字筆順
五的成語
斗的成語
米的成語
道的成語
五字組詞
斗字組詞
米字組詞
道字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