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才造句
用“之才”造句 第21組201、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
202、作為“知本家”的職場女性,如上文提到超七成會因對方職業放棄愛情,絕對是寧缺毋濫,擇偶對象須是棟梁之才,在事業上能夠出人頭地。
203、中國有個偉人、曠世之才、奇才。
204、弦口中所言星君,正是身側那長得魁梧的男子,一看便知是位逸群之才。
205、雖然清政府口頭上說移駐宗室70戶都是安分樸實可以造就之才,實際上是將不安守本分的人攆出京師,減輕京師治安壓力。
206、武生中文才優秀者仍可進入“文學”深造,意在揆文奮武,培養兼備之才。
207、三、當代青年要掌握過硬本領、努力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208、傳聞天下間有一群人,他們個個學究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每一個人都有濟世之才.
209、哼,大家都說你是經世之才,我卻不信。
210、汝之才略足以辦事,然苛虐無恩,終當覆我國家。
211、雄子之才,幼而俊發,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
212、臣委質以來,愆戾山積,臣猶自知,況于君乎!今王朝英俊鱗集;臣內無輔佐之器,外無將領之才,列次功臣,誠足自愧。
213、我們往往會立即聯系到徐文長、蒲松齡這些不羈之才,長期困于場屋。
214、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孔明借來了東風,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勢;*彎發展博弈產業,反倒是“諸事不備,只有東風”,看來縱有諸葛之才,也只能徒呼負負。
215、性靈派首領袁枚譽之為“倚天拔地之才”。
216、府君手下百里之才處處皆是,奈何獨勞我一腐朽之人。
217、郭嘉,吾等皆為忘年之交,汝豈能以長幼來論尊卑,韋大人,包羅萬象,求賢如渴,乃不世之才!
218、于是,哪怕李白之才千古獨步,也無法避免終身潦倒的命運。
219、胡師兄過獎,小弟朽木之才哪能如此輕易突破。
220、李贄是一位不羈之才、一位思想大家,活了70多歲的他一生著述極富。
221、唉,皆知處仲和茂弘一武一文,均是濟世安邦之才。
222、恩,之前李儒使人來說,他替我父親尋到了一名王佐之才。
223、這時,諸葛亮出面為蔣琬求情,他說蔣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勸劉備重用蔣琬,使劉備對蔣琬刮目相看。
224、修德輔商之伊尹,吐哺握發之周公,運籌帷幄之子房,鞠躬盡瘁之諸葛,皆經天緯地之才,而未審其生平治何經書。
225、曼蘇爾的文治武功都有曠世之才,雖然他念念不忘自己的權勢,卻又對這個國家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226、賈大人才智高絕,遠非百里之才,他日定能高升州郡!
227、柳少白雖未露出袖里乾坤,便是事先默背而成,打死老翁都不相信此子之才敏捷如斯。
228、如《定勢篇》云“舊練之才,則執正馭奇”,《通變篇》亦云“望今制奇,參古定法”。
229、少有異才,為眾人賞識,將輔佐司馬氏征戰四方,能屢出奇謀,有良平之才。
230、弱冠姜維既有勇斗子龍之武,不惑姜維更有九伐中原之謀,亦如皮爾洛有百步之外穿楊射柳之任意球絕技,更有中場運籌帷幄,謀劃攻守之才智,堪當世之帥才。
231、他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技術人才,門墻桃李,眾多弟子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國家棟梁之才;他親自指導的學生中已有5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32、徐庶婉辭,他指出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能,人稱“臥龍”。
233、對,聽說景公子是政略堂的優秀生,政略通論都有研究,他日回國,一定能施展治理之才,管理好他得國家。
234、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
235、在美國人眼里,錢學森是“稀世之才”。
236、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
237、就在這國之將亡,廈之將傾的危難之際,一個人憑借其蓋世之才,挽狂瀾于既倒,收失地,奪臨武,一舉奠定‘武林國’百年之龍氣。
238、曹魏時遼東人,在官明察,長于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239、宗主身具經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料測萬年之后,必有我宗后人繼承他的衣缽,將太一劍宗發揚光大。
240、公子有經綸之才,何必浪費時間,和這些鼠目寸光的小人物斗嘴呢?
241、田靖在曹操軍中曾經見過此人,此人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不過允文允武卻是能夠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