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造句
“義務教育”的解釋
1、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2、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討論義務教育問題。
3、我們要努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程度。
4、凡是年滿七周歲的兒童都必須入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5、中國已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
6、每個適齡兒童都必須按時入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7、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一項十分緊迫的工作。
8、文章從三個方面論述了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意義。
9、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要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10、國家將在適當的時候普及高中義務教育。
11、適齡兒童必須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12、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推行以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使得許多貧苦人家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
13、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
14、我們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15、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的父母送子女入學。
16、到啟蒙的小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將基礎的文化提升到一個高的層面,學好各門文化知識開闊眼界,為夢想打下基礎。開學了,愿你有個好成績,學習天天向上。
17、我的青春獻給了那個叫義務教育的男人。
18、“有什么比八年抗戰更艱辛?”“九年義務教育。”。
19、特別是消減了農村義務教育的主要籌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原有農村義務教育籌資模式的來源和優勢,致使農村義務教育發展后勁不足。
20、這比國家推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多出了6年。
21、義務教育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的特征,義務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前提。
22、在實行“費改稅”為主的稅費改革后,中國農村義務教育發展資金緊缺的問題更顯突出。
23、這個特困戶孩子的義務教育問題,就成了方方面面都必須面對的難題。
24、加大投入,實現全國“九年制義務教育”。
25、它不是義務教育,又區別于普通教育.
26、通過引導農民觀念更新、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發展職業教育等逐步提高農村人口素質,使其能夠滿足城鎮的用工需求。
27、在現行的各版義務教育歷史實驗教科書中,人教版和岳麓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8、由于家里條件差,他沒能讀上初中,他對知識是如饑似渴,終于義務教育讓他完成了讀書夢。
29、如義務性,在許多人眼中,似乎是財政支出改革的禁區,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則就可能被戴上違反義務教育法的大帽子,其實這是教條主義觀念作祟。
30、對無知識的人,你們應當盡你們所能的多多地教給他們;社會的罪在于不辦義務教育;它負有制造黑暗的責任。雨果
31、支取時凡能提供學校出具的非義務教育學生身份證明,均能享受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
32、第三章:翠屏區義務教育發展非均衡狀態的理論分析。
33、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必須履行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34、本調查為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研制的基礎研究。
35、為此,應針對農村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對現行的義務教育投資體制進行改革,重建農村義務教育投資新體制。
36、第五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7、增加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的生活補助。
38、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都能“不花錢、有學上”。
39、內容提要:目前,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
40、雖然承諾向每個孩子提供免費義務教育,但是政府從過去到現在都面臨著教育經費不足的局面,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情況更糟糕。
41、從2007春季學期開始,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將不再繳納課本費以外的其他學費。
42、研究稱,在歐洲地區,幾乎只有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兒童于五歲開始接受義務教育,在北愛爾蘭則為四歲。
43、在國內外許多國家,就近入學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普遍實施以保障兒童平等受教育機會的政策之一。
44、第三部分論述了東海縣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目標、原則和方式。
45、財政投入是義務教育最重要的經費來源,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
46、隨著農民工子弟進城接受學校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招收農民工子弟的公辦學校中,農民工子弟就是“差生”的印象正在形成。
47、根據財政學的基本原理,分別論述了財政、財政體制、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的定義及其本質。
48、以九年一貫制學校為主體的義務教育體制具有效率和公平的優勢。
49、目前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教師績效工資,教師績效工資改革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和熱點。
50、農村稅費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同時也帶來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嚴重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