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造句
“臨摹”的解釋
51、打開看還不如不看,臨摹本,封里都粗陋,草紙如砂紙,抄字像狗爬,一個簡單動作不重復十遍不收場,濫竽充數。
52、少年原先習慣左手執筆,臨摹的是漢末三國的大書法家鐘繇的最知名法貼《宣示表》,少年很勤奮,小楷頗得《宣示表》的形似。
53、據了解,劉庸之以原比例臨摹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耗時17年,于今年9月完成裝裱。
54、早年,張教授還師從齊白石、徐悲鴻、王青芳、蔣兆和諸名師學習中國畫,并臨摹了大量古今名作,為他日后中國畫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55、上午王百詩教授了幾個古字,武清基本都認識,這還要感謝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的嚴格要求學生們臨摹唐代柳體和歐體。
56、于書家來說,在臨摹中不斷汰去習氣或不斷強化己意,兩方面都非常有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今人將創作與臨摹分得如此清楚,得不償失。
57、第二遍小楷臨摹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58、我讓你臨摹的是顏體,你臨摹的這是什么?柳體不像柳體、狂草不像狂草,結構松散、頭重腳輕、轉折生硬,整體又太過瘦硬,連你上次臨摹的顏體都不如……
59、其實這些作品,絕不完全是古板的臨摹,神態各異、風格迥別而又滲透著作者獨特理解的作品創下中國書法史上臨古最多的書家先例。
60、事實上,臨摹潘天壽的作品,技術難度不太大,前幾年也爆出過有一幅潘天壽的木刻水印復制品拍出了四五百萬元的事。
61、宜蕓館前的走廊墻上乾隆臨摹趙孟頫的作品《襄陽歌》拓本是楷書。
62、李海濤自幼習畫,曾大量臨摹古人優秀繪畫作品。
63、龐萊臣自幼就喜好書畫,常捉筆臨摹,逐漸也能形似古人,少年時就有購置古人書畫的經歷。
64、為步趨前賢,巍松數赴敦煌,重走大千之路,大量臨摹,心摹手追,“師古”。
65、后來,有幫省博物館臨畫,而在市美術館工作時也有大量臨摹真跡的機會。
66、陳貫旭中年歸家,一心傳拳育人,便向大哥陳長虹請求臨摹拳譜,并代師續譜,確定自己真傳地位。
67、為達到“成竹在胸”的感悟,20年間,他虛心好學,常寫生,臨摹古今名作,詠竹詩詞,反復研究大家之作。
68、小子,趕緊的將狻猊一族的金色古篆臨摹出來,好事得一起分享不是?
69、天賦極高的藍圖勝雖沒有接受過畫畫專業培訓,卻于高中畢業后在縣城開了自己的鏡畫店,其臨摹的“黃山迎客松”相似程度達到照片的效果,受到顧客稱贊。
70、然而,一個時辰之后,授課結束,讓蕭漠痛苦不堪的練習書法臨摹字帖的情景再次重現,臨帖的字體依然是“顏體”。
71、劉庸之永樂宮壁畫臨摹作品展開幕。
72、神像雕刻的是一位長發而俊美的青年,身上披拂著件樸實的長袍,那雙眼雖是雕刻臨摹而成,卻宛如宙宇般深邃,讓人不敢心存一絲不敬。
73、然而這一副謳歌描寫漢人北宋首都的作品,顯然也難成元朝統治者心愛之物,此畫隨后便被裝裱匠人以臨摹本掉包,賣給了當時的“貴官某氏”。
74、12年前,黑瘋狂愛上了姨妹謝庫瑞,他在與姨父一起工作的時候經常臨摹以胡斯萊夫與席琳之間的愛情故事為題材的細密畫(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
75、在展出近百余幅作品里,既有臨摹名家的作品,又有自家院里的磨盤蓋柿、房前屋后的綠柳雛菊、閑步村中的貓狗雞鴨。
76、坐在彭道友對面的張如青,趁一張清代《小腆紀年》書頁晾干的間隙,對著一本《晉唐小楷五種》,臨摹起王羲之的《樂毅論》。
77、17年后,60歲的他從山西芮城回襄陽,背回的是1000多斤的高麗紙,臨摹人物2000多個,展開后可以鋪滿一個足球場。
78、好奇的他竟隨手用鉛筆在廢紙上臨摹刺繡的花樣,剪起來……
79、圖為達芬奇原作(左)與臨摹作品(右)的拼合圖片。
80、比起這幅畫的畫師來,她的畫太浮淺,可是偏偏她還不知天高地厚,竟要與此人斗畫,如今見了這幅《瀟湘圖》,再與自己臨摹的相比,高下立判。
81、2014年9月28日,劉庸之臨摹永樂宮壁畫工程竣工。
82、擅書法,曾得于右任教益,解放后長期臨摹漢簡,融碑帖和漢簡于一爐,獨創一格。
83、翻到第2版,紅墨水滲過去了,才恍然大悟老爸“臨摹”的啊!今年78歲的潘老爺子是錢江晚報的忠實讀者,十幾年來,每天都有看錢江晚報的習慣。
84、地板是白色的楓木鋪成,中間是廳堂,堂中懸掛著一幅臨摹的《春山瑞松圖》。
85、他被毛體遒勁瀟灑飄逸的風格震撼,他便開始研究毛體,從臨摹開始,用紅藍鉛筆反復練習,前后花費七年時間。
86、真跡不傳,今所傳宋以來法貼刻本,皆據晉、唐人臨摹本。
87、其早年專注傳統筆墨,自從赴敦煌臨摹石窟壁畫后,畫風轉為豐麗細潤;到了晚年,其畫風再變,開創潑墨、潑彩、潑寫兼施的新貌,給國畫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