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己造句
“一己”的解釋
151、數萬大軍,近百位金仙,十余位太乙強者,為了敖因的一己私欲,浩浩蕩蕩向翠微山行去,一路上旌旗蔽日,迎風招展。
152、大情懷,公而忘私,不計一己之得失;大情懷,矻矻求自強,拳拳為天下,鐵肩擔道義;大情懷,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為百姓謀求幸福。
153、雖說自己不知苗大俠何以落入天魔之手,然武林正邪大戰在即,便是無此轇轕,鏟奸除惡本是俠義之所在,自當相助丐幫與渾幫略盡一己綿薄之力才是。
154、可是人去不同人去殺生害命很多的時候就是為了一己私欲,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為了搶奪別人的東西他們不惜殘殺同類甚至至親。
155、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為了一己野心,發動戰爭,將烽火狼煙燃遍大地,千村萬落,白骨成堆,荒草枯木,生靈涂炭。
156、今天子無辜而殺大臣,似承相只等鉗口不言,委之無奈,是重一己之功名,輕朝內之股腦。
157、及至萬余年前,曠世奇才神宇征戰宇內,誅滅萬惡,并以一己之力,容萬物之靈智,歲月之真視,鑄成一碑。
158、陛下只知行樂歡娛,歌舞宴賞,作一己之樂,致萬姓之愁,臣恐陛下不能享此樂,而先有腹心之患矣。
159、當前,少數人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嚴重,以自我為中心,為了一己私欲往往不擇手段,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160、在老師面前,態度極恭謹,話語極謙虛,但透露出來的心胸卻相當超曠,在國家的禮儀方面貢獻一己之力。
161、為了制定正確的方略,徽宗反復閱讀臣下的奏章,并不斷詢問有識之臣,明白了門戶之爭的真諦,黨爭均不是忠誠為國,而是為了一己之私。
162、對他人的生命視若草芥,為了一己之私,竟然對被害人進行人為傷害,殘忍地剝奪他人的生命,這樣的麻木冷漠,讓人寒心和后怕。
163、如袁紹,公孫瓚,袁術之流,皆為了一己私欲,你爭我搶,弄得民生凋敝,百業皆廢。
164、一下船,便衣偵探就抓住了他,后來才發現這是一場誤會,豐子愷也感到很無奈,因為憑借一己之力是無法拯救所有無辜的生物的。
165、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妒忌或者種種別得原因,仗著自己的勢力,以大欺小,倚強凌弱,仗勢欺人,為所欲為,天理人情不管不顧,仙道法則置之不理。
166、不管怎么說李林甫以白首之年以一己之力苦苦維系著整個大唐江山的海晏河清,維持中華聲威振于四夷,也算是英才了。
167、之后,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老師乃當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
168、這就是“山東好人臨沂郯城活愚公劉吉傳”的故事,靠一己之力完成了全村幾代人的愿望,有這股干勁,劉吉傳的新計劃相信不久之后也一定會實現。
169、弟子因一己之怒,幾乎誤盡蒼生,多年來愧悔無地。
170、自古誰人無夢?至人無夢!誰可憑一己之力再造天地?傲氣所在,舍我其誰!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造夢師”。
171、一個學者,一旦由一己之利出發,又如何能站定客觀中正的立場,持論公允呢?于立生(江蘇南通。
172、國民政府三令五申的強調全民抗戰同仇敵愾,可是各地官僚軍政要人,為一己之私,保存實力,陽奉陰違,消極備戰。
173、大隋末年,煬帝無道,民不聊生,忍無可忍的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不為一己榮耀,只為天下蒼生。
174、他從一己的命運擴大為更為軒豁的世界,而使得他的作品融有了思想的含量,不像我們的一樣輕飄飄、甜膩膩、或皮相的花里胡哨。
175、李秋云是鎮上的保安隊長,決定盡一己之力清除幫會,還小漁鎮昔日的安寧;云嘯風是“飛鷹門”。
176、假如有人顧念一己之私而枉顧全族之利的話,那么全體江氏族人都可以誅殺這個害群之馬。
177、兄弟也不友,對國家社會不但沒有“體膚共存”的理念,甚至對自己的同胞“同類相殘”,為了維護一己之生命,不惜殘害其他諸多之生命,是為生命中的敗類。
178、光明宅法師的一己之見互動信息。
179、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當與天地齊堅固,而共得長久。
180、殆為一己之私,急于速成,多另辟蹊徑(如采補之術),躐等而進;往往不擇手段,無端造孽,則有傷天和。
181、而這又如何?如果沒有當初的毅然決然,我想她如今不會單憑一己之力,創造出鄉村女秀才的神話,并最終培育出兩個博士兒子和一個律師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