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農家小院的詩句
贊美農家小院的詩句
(一)
夜幕降臨了,
幽藍幽藍的天空中,
點綴著無數小星星。
這里的星星,
遠比我們城市的星星,
還要多,
還要亮。
遠處時不時的傳來,
幾聲狗吠,
夜間的昆蟲,
也開始游蕩,
螢火蟲提著燈籠,
在院中轉悠。
院子一下子,
變得安靜起來,
豐富起來。
花兒、
風兒、
螢火蟲,
在夜晚漸漸沉睡了……
太陽漸漸的升起,
把她最溫馨的光輝,
撒給了大地,
也撒給了,
樹蔭環抱的小院。
含露欲滴五彩繽紛的花兒,
在陽光的撫慰下,
顯得格外的耀眼奪目,
在微風中翩翩起舞,
把最美的瞬間,
展示給人們。
蜂兒蝶兒,
不失時機的追逐著花香,
飛來了小院,
吮吸著花蕊,
小院沸騰了。
(二)
秋天來到了,
我的農家小院。
秋天里的農家小院,
是一幅醉人畫卷。
艷麗的色彩,
是流動的秋味,
滋潤著,
我深秋的日子。
你看,
東邊的墻頭上,
是一株吊瓜,
它是南瓜的一品種,
一個個枕頭似的吊瓜,
掛在墻上,
露出了,
金黃色的笑臉。
南墻是,
密密麻麻的扁豆,
高高的挑在墻頭上,
那紫紅色的扁豆,
在風中輕輕的搖擺。
西墻上是濃綠的,
金銀花的葉子,
整個墻上郁郁蔥蔥。
最刺人眼的,
是那垛在,
屋檐下的望天椒,
青色的葉兒,
早已干透脫落,
那莖上的紅辣椒,
倒更顯得鮮紅誘人,
就在那一直睡著,
還顧不上被人理它。
院子東邊是一株石榴,
綠綠的葉子中,
是一顆顆的黃紅色石榴,
掛滿了枝頭,
把粗壯的枝子壓彎了。
那些成熟了的石榴,
一個個的笑了。
他們張大了嘴巴,
露出了,
滿腹的淺紅色的珍珠,
真是饞人。
(三)
叫早的公雞唱響了,
它千年不變的歌謠,
喚醒了小院,
那酣睡的夢想。
楊柳環抱的小院,
瞬間生機盎然,
一派新景象。
雞鴨鵝似乎在,
合奏一曲歡歌,
那洪亮的音符,
恰似百鳥朝鳳,
在小院里飛揚。
太陽按部就班的,
爬出了東方的地平線,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是農家永遠不變的生活。
多少年來,
我對于農村的生活,
常常是因熟悉而眷戀,
因眷戀而深愛著。
而就在這,
眷戀與深愛之中,
最令我感到欣慰的,
就是在農村里生活,
家家戶戶都有一個,
屬于自己的小院。
你可別小看這個小院,
它讓農家人,
留下歡聲笑語快樂
它讓農家人,
留下幸福與期盼。
(四)
東北農家小院,
水墨漫畫的那份清純,
落在你的腳下!
邁進,
紅墻落霞,
灰房迎光,
花滿枝頭,
菜綠茵茵,
和著春風怡我心。
紅墻外,
柳樹婀娜,
搖曳著生機勃勃,
看牛兒羊兒,
歡碰亂跳。
看雞兒鴨兒鵝兒,
高歌合唱,
一會雞蛋出,
一會鴨蛋滾,
煞死人的,
讓人羨慕農家生活。
(五)
農家小院,
沉靜在歡樂的歌聲里,
燃燒的太陽,
泛著滾滾的`熱浪,
四間明亮的瓦房里,
傳出悠揚的二胡曲,
一首“好日子”,
在農家小院的上空飛揚!
一陣秋風吹來,
吹落了院里南邊,
那幾棵梨樹的幾片黃葉,
也把掛在枝頭,
沒有采摘下來一只梨,
吹得直晃蕩,
梨子已經發黃,
想想有多清甜可口,
就是站在樹下,
看著那寶葫蘆似的樣子,
就讓人賞心悅目。
院子中間的迎春花,
經過了春天的雨露,
夏天的洗禮,
枝條長長的,
葉子綠油油的,
來年肯定花滿樹頭。
(六)
夜色降臨,
月光綴滿院,
讓我們城里人,
在這份安靜中放下一切,
唯有心,
望著星兒閃爍,
心數,
那顆是土,
那顆是草,
那顆是花
那顆是樹,
頂著斑斕把城里忙碌,
復雜拋到九霄云外吧。
留下心兒既想,
又不想,
無所思無所欲,
只有這份,
悠然幸福在膨脹!
進屋打開燈,
坐在東北火炕,
暖暖的,
和親人們嘮起家常,
東一句西一句,
幾年沒見面,
話語中,
一會就爆發,
陣陣親情笑聲。
(七)
看到這,
寂靜潔白的農家小院,
就想起,
冬季故鄉的小屋,
仿佛漫天飛舞的雪花,
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
雪花,
以浪漫的姿態,
靜謐的遐思,
時若柔舞,
時若狂飛,
整個世界,
都成了她們的舞場。
它們也會在這,
小小的小院上空盤旋,
尋找著適合棲息的場地,
這院落,
雖然沒有舒緩的音樂伴奏,
浪漫的舞姿一樣,
輕盈而灑脫。
飄落的雪花,
將山村蓋的嚴嚴實實,
本就偏僻的農莊,
顯得更加與世隔絕,
也顯得,
更加清閑與安逸了。
整個小院都籠上了,
一層白色的盛裝,
仿佛,
變成一個童話世界。
每到冬去春來,
冰雪融化,
在北方的農家小院里,
就會盛開著各種的花:
梨花開了,
白的如雪;
桃花開了,
粉的可愛;
杏花開了,
艷麗多姿。
那一樹一樹的花兒,
五顏六色,
芳香怡人,
開在枝頭。
有的滿面含羞,
宛若少女;
有的婀娜嫵媚,
令你遐想;
有的風姿綽約,
春意撩人。
(六)
我真想走進畫中,
走進小屋,
當看到這院落里,
兩只忠實的守護者
——大黃狗,
我又退縮了。
可又被院外,
這白清的世界所誘惑,
徜徉于,
雪花鋪墊的小院里,
追逐于,
滿眼的潔凈,
深吮著,
幽淡的雪味,
宛若,
置身于童話王國。
院里院外的白不是慘白,
而是透著紅潤;
它的潔,
并非一塵不染,
而是瑕不掩瑜;
它的美,
不僅是視覺的震撼,
而是存儲著,
鮮活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