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趙嘏的詩詞(共388首)

    趙嘏簡介

    趙嘏頭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141 《贈張濆榜頭被駁落》 唐·趙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142 《寄山僧》 唐·趙嘏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葉蓋禪床。
    朝來逢著山中伴,聞說新移最上方。

    143 《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 唐·趙嘏

    琴酒曾將風月須,謝公名跡滿江湖。
    不知貴擁旌旗后,猶暇憐詩愛酒無。
    東省南宮興不孤,幾因詩酒謬招呼。
    一從開署芙蓉幕,曾向風前記得無。

    144 《哭李進士》 唐·趙嘏

    牽馬街中哭送君,靈車輾雪隔城聞。
    唯有山僧與樵客,共舁孤櫬入幽墳。

    145 《贈桐鄉丞》 唐·趙嘏

    舟觸長松岸勢回,潺湲一夜繞亭臺。
    若教靖節先生見,不肯更吟歸去來。

    146 《泗上奉送相公》 唐·趙嘏

    語堪銘座默含春,西漢公卿絕比倫。
    今日抱轅留不得,欲揮雙涕學舒人。

    147 《八月二十九日宿懷》 唐·趙嘏

    秋天睛日菊還香,獨坐書齋思已長。
    無奈風光易流轉,強須傾酒一杯觴。

    惆悵時光

    148 《寄前黃州竇使君》 唐·趙嘏

    池上笙歌寂不聞,樓中愁殺碧虛云。
    玉壺凝盡重重淚,寄與風流舊使君。

    149 《春釀》 唐·趙嘏

    春釀正風流,梨花莫問愁。
    馬卿思一醉,不惜鹔鹴裘。

    150 《到家(一作杜牧詩,題作歸家)》 唐·趙嘏

    童稚苦相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151 《下第》 唐·趙嘏

    南溪抱甕客,失意自懷羞。
    晚路誰攜手,殘春自白頭。

    送別親情

    152 《華清宮和杜舍人(一作張祜詩)》 唐·趙嘏

    五十年天子,離宮仰峻墻。
    登封時正泰,御宇日何長。
    上位先名實,中興事憲章。
    起戎輕甲胄,馀地復河湟。

    153 《秋日吳中觀貢藕》 唐·趙嘏

    野艇幾西東,清泠映碧空。
    褰衣來水上,捧玉出泥中。
    葉亂田田綠,蓮馀片片紅。
    激波才入選,就日已生風。
    御潔玲瓏膳,人懷拔擢功。
    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

    154 《歲暮江軒寄盧端公》 唐·趙嘏

    積水生高浪,長風自北時。
    萬艘俱擁棹,上客獨吟詩。
    路以重湖阻,心將小謝期。
    渚云愁正斷,江雁重驚悲。

    155 《句》 唐·趙嘏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風。
    (見《萬花谷》)。
    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
    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156 《將發循州社日于所居館宴送》 唐·趙嘏

    浪花如雪疊江風,社過高秋萬恨中。
    明日便隨江燕去,依依俱是故巢空。

    157 《寒食離白沙》 唐·趙嘏

    莫驚客路已經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試上方坦望春野,萬條楊柳拂青天。

    158 《宿長水主人》 唐·趙嘏

    白云溪北叢巖東,樹石夜與潺湲通。
    行人一宿翠微月,二十五弦聲滿風。

    159 《送王龜拾遺謝官后歸浐水山居》 唐·趙嘏

    水邊殘雪照亭臺,臺上風襟向雪開。
    還似當時姓丁鶴,羽毛成后一歸來。

    160 《漢陰庭樹》 唐·趙嘏

    掘溝引水澆蔬圃,插竹為籬護藥苗。
    楊柳如絲風易亂,梅花似雪日難消。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