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趙嘏的詩詞(共388首)

    趙嘏簡介

    趙嘏頭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81 《發青山》 唐·趙嘏

    鳧鹥聲暖野塘春,鞍馬嘶風驛路塵。
    一宿青山又前去,古來難得是閑人。

    82 《和杜侍郎題禪智寺南樓》 唐·趙嘏

    樓畔花枝拂檻紅,露天香動滿簾風。
    誰知野寺遺鈿處,盡在相如春思中。

    83 《別李譜》 唐·趙嘏

    尊前路映暮塵紅,池上琴橫醉席風。
    今日別君如別鶴,聲容長在楚弦中。

    84 《吳門夢故山》 唐·趙嘏

    心熟家山夢不迷,孤峰寒繞一條溪。
    秋窗覺后情無限,月墮館娃宮樹西。

    85 《宿僧舍》 唐·趙嘏

    高僧夜滴芙蓉漏,遠客窗含楊柳風。
    何處相逢話心地,月明身在磬聲中。

    86 《送李給事(一作蕭俛相公歸山)》 唐·趙嘏

    眼前軒冕是鴻毛,天上人間漫自勞。
    脫卻朝衣獨歸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87 《遣興二首》 唐·趙嘏

    溪花入夏漸稀疏,雨氣如秋麥熟初。
    終日苦吟人不會,海邊兄弟久無書。
    讀徹殘書弄水回,暮天何處笛聲哀。
    花前獨立無人會,依舊去年雙燕來。

    88 《座上獻元相公》 唐·趙嘏

    寂寞堂前日又曛,陽臺去作不歸云。
    從來聞說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

    89 《訪沈舍人不遇》 唐·趙嘏

    溪翁強訪紫微郎,曉鼓聲中滿鬢霜。
    知在禁闈人不見,好風飄下九天香。

    90 《代人聽琴二首》 唐·趙嘏

    抱琴花夜不勝春,獨奏相思淚滿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數聲嗚咽為何人。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連天坐憶君。
    惟有啼烏舊名在,忍教嗚咽夜長聞。

    91 《寄遠》 唐·趙嘏

    禁鐘聲盡見棲禽,關塞迢迢故國心。
    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

    92 《聽蟬》 唐·趙嘏

    噪蟬聲亂日初曛,弦管樓中永不聞。
    獨奈愁人數莖發,故園秋隔五湖云。

    93 《四祖寺》 唐·趙嘏

    千株松下雙峰寺,一盞燈前萬里身。
    自為心猿不調伏,祖師元是世間人。

    94 《贈皇甫垣》 唐·趙嘏

    養由弓箭已無功,牢落生涯事事同。
    相勸一杯寒食酒,幾多辛苦到春風。

    95 《新月》 唐·趙嘏

    玉鉤斜傍畫檐生,云匣初開一寸明。
    何事最能悲少婦,夜來依約落邊城。

    96 《東亭柳》 唐·趙嘏

    拂水斜煙一萬條,幾隨春色倚河橋。
    不知別后誰攀折,猶自風流勝舞腰。

    贈友贊美

    97 《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唐·趙嘏

    揚雄詞賦舉天聞,萬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幾千騎,一時迎著漢將軍。
    旌旗杳杳雁蕭蕭,春盡窮沙雪未消。
    料得堅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歸朝。

    98 《經王先生故居》 唐·趙嘏

    晚波東去海茫茫,誰識蓬山不死鄉。
    弄玉已歸蕭史去,碧樓紅樹倚斜陽。

    99 《尋僧》 唐·趙嘏

    斜日橫窗起暗塵,水邊門戶閉閑春。
    千竿竹里花枝動,只道無人似有人。

    100 《宿僧院》 唐·趙嘏

    月滿長空樹滿霜,度云低拂近檐床。
    林中夜半一聲磬,臥見高僧入道場。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