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羅隱的詩詞(共509首)

    羅隱簡介

    羅隱頭像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361 《封禪寺居》 唐·羅隱

    盛禮何由睹,嘉名偶寄居。
    周南太史淚,蠻徼長卿書。
    砌竹搖風直,庭花泣露疏。
    誰能賦秋興,千里隔吾廬。

    362 《商於驛與于蘊玉話別》 唐·羅隱

    南朝徐庾流,洛下憶同游。
    酒采閑坊菊,山登遠寺樓。
    相思勞寄夢,偶別已經秋。
    還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詠史懷古抒情

    363 《寄金吾李蓀常侍》 唐·羅隱

    西班掌禁兵,蘭锜最分明。
    曉色嚴天仗,春寒避火城。
    安危雖已任,韜略即嘉聲。
    請問何功德,壺關寇始平。

    詠物寫水贊美

    364 《寄袁皓侍郎》 唐·羅隱

    東臺失路岐,榮辱事堪悲。
    我寢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風塵慚上品,才業愧明時。
    千里芙蓉幕,何由話所思。

    邊塞送別

    365 《送沈光侍御赴職閩中》 唐·羅隱

    未至應居右,全家出帝鄉。
    禮優逢苑雪,官重帶臺霜。
    夜浦吳潮吼,春灘建水狂。
    延平有風雨,從此是騰驤。

    田園

    366 《寄侯博士》 唐·羅隱

    規諫揚雄賦,邅回賈誼官。
    久貧還往少,孤立轉遷難。
    清鏡流年急,高槐旅舍寒。
    侏儒亦何有,飽食向長安。

    367 《殘花(一作楊發詩)》 唐·羅隱

    已嘆良時晚,仍悲別酒催。
    暖芳隨日薄,輕片逐風回。
    黛斂愁歌扇,妝殘泣鏡臺。
    繁陰莫矜衒,終是共塵埃。

    368 《秋日懷賈隨進士》 唐·羅隱

    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369 《蘇小小墓》 唐·羅隱

    魂兮檇李城,猶未有人耕。
    好月當年事,殘花觸處情。
    向誰曾艷冶,隨分得聲名。
    應侍吳王宴,蘭橈暗送迎。

    柳樹

    370 《寄虔州薛大夫》 唐·羅隱

    祝融峰下別,三載夢魂勞。
    地轉南康重,官兼亞相高。
    海鵬終負日,神馬背眠槽。
    會得窺成績,幽窗染兔毫。

    371 《舊游》 唐·羅隱

    良時不復再,漸老更難言。
    遠水猶經眼,高樓似斷魂。
    依依宋玉宅,歷歷長卿村。
    今日空江畔,相于只酒樽。

    372 《寄禮部鄭員外》 唐·羅隱

    欒郄門風大,裴王禮樂優。
    班資冠雞舌,人品壓龍頭。
    夜直爐香細,晴編疏草稠。
    近聞潘散騎,三十二悲秋。

    373 《寄蘇拾遺(拾遺,許公之后,今猶居開元中舊第)》 唐·羅隱

    早歲長楊賦,當年諫獵書。
    格高時輩伏,言數宦情疏。
    慷慨傳丹桂,艱難保舊居。
    退朝觀藁草,能望馬相如。

    374 《寄大理徐郎中(一本大理下有寺字)》 唐·羅隱

    佐棘竟誰同,因思證圣中。
    事雖忘顯報,理合有陰功。
    官序詵枝老,幽塵范甑空。
    幾時潘好禮,重與話清風。

    375 《寄易定公乘億侍郎》 唐·羅隱

    謝舞仍宮柳,高奇世少雙。
    侍中生不到,園令死須降。
    班秩通烏府,樽罍奉碧幢。
    昭王有馀烈,試為禱迷邦。

    376 《秋日寄狄補闕》 唐·羅隱

    紅塵擾擾間,立馬看南山。
    謾道經年往,何妨逐日閑。
    病中霜葉赤,愁里鬢毛斑。
    不為良知在,驅車已出關。

    377 《感舊》 唐·羅隱

    劍佩孫弘閣,戈鋋太尉營。
    重言虛有位,孤立竟無成。
    丘隴笳簫咽,池臺歲月平。
    此恩何以報,歸處是柴荊。

    378 《郴江遷客》 唐·羅隱

    不是逢清世,何由見皂囊。
    事雖危虎尾,名勝泊鹓行。
    毒霧郴江闊,愁云楚驛長。
    歸時有詩賦,一為吊沉湘。

    379 《送李右丞分司》 唐·羅隱

    分漕得洛川,讜議更昭然。
    在省曾批敕,中臺肯避權。
    所悲時漸薄,共賀道由全。
    賣與清平代,相兼直幾錢。

    380 《秋日懷孟夷庚》 唐·羅隱

    秋日黃陂下,孤舟憶共誰。
    江山三楚分,風雨二妃祠。
    知己秦貂沒,流年賈鵩悲。
    中原正兵馬,相見是何時。

    牡丹惜花組詩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