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的詩詞(共509首)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323
《送梅處士歸寧國》 唐·羅隱
十五年前即別君,別時天下未紛紜。
亂罹且喜身俱在,存沒那堪耳更聞。
良會謾勞悲曩跡,舊交誰去吊荒墳。
殷勤為謝逃名客,想望千秋嶺上云。
325
《寄處默師》 唐·羅隱
甘露卷簾看雨腳,樟亭倚柱望潮頭。
十年顧我醉中過,兩地與師方外游。
久隔兵戈常寄夢,近無書信更堪憂。
香爐煙靄虎溪月,終棹鐵船尋惠休。
326
《魏博羅令公附卷有回》 唐·羅隱
寒門雖得在諸宗,棲北巢南恨不同。
馬上固慚消髀肉,幄中由羨愈頭風。
蹉跎歲月心仍切,迢遞江山夢未通。
深荷吾宗有知己,好將刀筆為英雄。
328
《寄鐘常侍》 唐·羅隱
一從朱履步金臺,蘗苦冰寒奉上臺。
峻節不由人學得,遠途終是自將來。
風高漸展摩天翼,干聳方呈構廈材。
應笑樟亭舊同舍,九州無驗滿爐灰。
329
《安陸贈徐礪》 唐·羅隱
靈蛇橋下水聲聲,曾向橋邊話別情。
一榻偶依陳太守,三年深憶禰先生。
塵欺鬢色非前事,火爇蓬根有去程。
還把馀杯重相勸,不堪秋色背鄖城。
330
《黃鶴驛寓題》 唐·羅隱
野云芳草繞離鞭,敢對青樓倚少年。
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
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門亦偶然。
車馬同歸莫同恨,古人頭白盡林泉。
334
《隴頭水》 唐·羅隱
借問隴頭水,年年恨何事。
全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
自古無長策,況我非深智。
何計謝潺湲,一宵空不寐。
335
《遁跡》 唐·羅隱
遁跡知安住,沾襟欲奈何。
朝廷猶禮樂,郡邑忍干戈。
華馬憑誰問,胡塵自此多。
因思漢明帝,中夜憶廉頗。
336
《途中逢劉知遠》 唐·羅隱
吳楚煙波里,巢由季孟間。
只言無事貴,不道致身閑。
別渚蓮根斷,歸心桂樹頑。
空勞鐘璞意,塵世隔函關。
337
《使者》 唐·羅隱
使者銜中旨,崎嶇萬里行。
人心猶未革,天意似難明。
四海霍光第,六宮張奉營。
陪臣無以報,西望不勝情。
338
《秋霽后》 唐·羅隱
凈碧山光冷,圓明露點勻。
渚蓮丹臉恨,堤柳翠眉顰。
蟬已送行客,雁應辭主人。
蠅蚊漸無況,日晚自相親。
339
《冬暮城西晚眺》 唐·羅隱
謬忝蓮華幕,虛沾柏署官。
欹危長抱疾,衰老不禁寒。
時事已日過,世途行轉難。
千崖兼萬壑,只向望中看。
340
《城西作》 唐·羅隱
從軍無一事,終日掩空齋。
道薄交游少,才疏進取乖。
野禽鳴聒耳,庭草綠侵階。
幸自同樗櫟,何妨愜所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