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861
《重答劉和州》 唐·白居易
分無佳麗敵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
隨分笙歌聊自樂,等閑篇詠被人知。
花邊妓引尋香徑,月下僧留宿劍池。
可惜當時好風景,吳王應不解吟詩。
1865
《小舫》 唐·白居易
小舫一艘新造了,輕裝梁柱庳安篷。
深坊靜岸游應遍,淺水低橋去盡通。
黃柳影籠隨棹月,白蘋香起打頭風。
慢牽欲傍櫻桃泊,借問誰家花最紅。
1867
《自嘆》 唐·白居易
豈獨年相迫,兼為病所侵。
春來痰氣動,老去嗽聲深。
眼暗猶操筆,頭斑未掛簪。
因循過日月,真是俗人心。
1870
《酬劉和州戲贈》 唐·白居易
錢唐山水接蘇臺,兩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無爭學得,風情舊有且將來。
雙蛾解珮啼相送,五馬鳴珂笑卻回。
不似劉郎無景行,長拋春恨在天臺。
1871
《西樓喜雪命宴》 唐·白居易
宿云黃慘澹,曉雪白飄飖.散面遮槐市,堆花壓柳橋。
四郊鋪縞素,萬室甃瓊瑤。
銀榼攜桑落,金爐上麗譙。
光迎舞妓動,寒近醉人銷。
歌樂雖盈耳,慚無五袴謠。
1872
《題新館》 唐·白居易
曾為白社羈游子,今作朱門醉飽身。
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
重裘每念單衣士,兼味嘗思旅食人。
新館寒來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風塵。
1875
《揀貢橘書情》 唐·白居易
洞庭貢橘揀宜精,太守勤王請自行。
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伸螻蟻情。
疏賤無由親跪獻,愿憑朱實表丹誠。
1876
《早發赴洞庭舟中作》 唐·白居易
閶門曙色欲蒼蒼,星月高低宿水光。
棹舉影搖燈燭動,舟移聲拽管弦長。
漸看海樹紅生日,遙見包山白帶霜。
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
1877
《偶飲》 唐·白居易
三盞醺醺四體融,妓亭檐下夕陽中。
千聲方響敲相續,一曲云和戛未終。
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風氣味似春風。
唯憎小吏樽前報,道去衙時水五筒。
1880
《故衫》 唐·白居易
闇淡緋衫稱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門。
袖中吳郡新詩本,襟上杭州舊酒痕。
殘色過梅看向盡,故香因洗嗅猶存。
曾經爛熳三年著,欲棄空箱似少恩。
送別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