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642
《自題》 唐·白居易
老宜官冷靜,貧賴俸優饒。
熱月無堆案,寒天不趁朝。
傍看應寂寞,自覺甚逍遙。
徒對盈尊酒,兼無愁可銷。
1645
《池上即事》 唐·白居易
行尋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橋補釣船。
綠竹掛衣涼處歇,清風展簟困時眠。
身閑當貴真天爵,官散無憂即地仙。
林下水邊無厭日,便堪終老豈論年。
詠物寫魚
1646
《偶吟》 唐·白居易
里巷多通水,林園盡不扃。
松身為外戶,池面是中庭。
元氏詩三帙,陳家酒一瓶。
醉來狂發詠,鄰女映籬聽。
1649
《詠閑》 唐·白居易
但有閑銷日,都無事系懷。
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
樹合陰交戶,池分水夾階。
就中今夜好,風月似江淮。
1652
《問江南物》 唐·白居易
歸來未及問生涯,先問江南物在耶。
引手摩挲青石筍,回頭點檢白蓮花。
蘇州舫故龍頭暗,王尹橋傾雁齒斜。
別有夜深惆悵事,月明雙鶴在裴家。
1653
《歸履道宅》 唐·白居易
驛吏引藤輿,家童開竹扉。
往時多暫住,今日是長歸。
眼下有衣食,耳邊無是非。
不論貧與富,飲水亦應肥。
1654
《贈皇甫賓客》 唐·白居易
輕衣穩馬槐陰路,漸近東來漸少塵。
耳鬧久憎聞俗事,眼明初喜見閑人。
昔曾對作承華相,今復連為博望賓。
始信淡交宜久遠,與君轉老轉相親。
1655
《答崔十八見寄》 唐·白居易
明朝欲見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
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拋刑部侍郎歸。
倚瘡老馬收蹄立,避箭高鴻盡翅飛。
豈料洛陽風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1657
《陜府王大夫相迎偶贈》 唐·白居易
紫微閣老自多情,白首園公豈要迎。
伴我綠槐陰下歇,向君紅旆影前行。
綸巾發少渾欹仄,籃輿肩齊甚穩平。
但問主人留幾日,分司賓客去無程。
1658
《長樂亭留別》 唐·白居易
灞浐風煙函谷路,曾經幾度別長安。
昔時蹙促為遷客,今日從容自去官。
優詔幸分四皓秩,祖筵慚繼二疏歡。
塵纓世網重重縛,回顧方知出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