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601
《分司初到洛中,偶題六韻,兼戲呈馮尹》 唐·白居易
相府念多病,春宮容不才。
官銜依口得,俸料逐身來。
白首林園在,紅塵車馬回。
招呼新客侶,掃掠舊池臺。
小舫宜攜樂,新荷好蓋杯。
不知金谷主,早晚賀筵開。
1611
《題崔常侍濟上別墅(時常侍以長告罷歸,今故先報泉石)》 唐·白居易
求榮爭寵任紛紛,脫葉金貂只有君。
散員疏去未為貴,小邑陶休何足云。
山色好當晴后見,泉聲宜向醉中聞。
主人憶爾爾知否,拋卻青云歸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