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262
《慕巢尚書書云室人欲為置一歌者非所安也…因而和之》 唐·白居易
東川已過二三春,南國須求一兩人。
富貴大都多老大,歡娛太半為親賓。
如愁翠黛應堪重,買笑黃金莫訴貧。
他日相逢一杯酒,尊前還要落梁塵。
1264
《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兼寄繼之待價二相府》 唐·白居易
閑居靜侶偶相招,小飲初酣琴欲調。
我正風前弄秋思,君應天上聽云韶。
時和始見陶鈞力,物遂方知盛圣朝。
雙鳳棲梧魚在藻,飛沈隨分各逍遙。
1265
《和楊六尚書喜兩弟漢公轉吳興魯士賜章服…長句見示》 唐·白居易
華筵賀客日紛紛,劍外歡娛洛下聞。
朱紱寵光新照地,彤襜喜氣遠凌云。
榮聯花萼詩難和,樂助塤篪酒易醺。
感羨料應知我意,今生此事不如君。
1273
《晚夏閑居,絕無賓客,欲尋夢得,先寄此詩》 唐·白居易
魚筍朝餐飽,蕉紗暑服輕。
欲為窗下寢,先傍水邊行。
晴引鶴雙舞,秋生蟬一聲。
無人解相訪,有酒共誰傾。
老更諳時事,閑多見物情。
只應劉與白,二叟自相迎。
1277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 唐·白居易
去歲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歲暮春上巳,獨立香山下頭。
風光閑寂寂,旌旆遠悠悠。
丞相府歸晉國,太行山礙并州。
鵬背負天龜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