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253
《自罷河南已換七尹每一入府悵然舊游因宿內廳…韋尹常侍》 唐·白居易
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
杯嘗七尹酒,樹看十年花。
且健須歡喜,雖衰莫嘆嗟。
迎門無故吏,侍坐有新娃。
暖閣謀宵宴,寒庭放晚衙。
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陽斜。
1257
《同夢得和思黯見贈來詩中先敘三人同宴之歡…兼吟鄙懷》 唐·白居易
醉伴騰騰白與劉,何朝何夕不同游。
留連燈下明猶飲,斷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孫稚長,加年須喜鬢毛秋。
教他伯道爭存活,無子無孫亦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