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082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亦廬山人,常隱白鹿洞)》 唐·白居易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