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041
《內道場永讙上人就郡見訪善說維摩經臨別請詩因以此贈》 唐·白居易
五夏登壇內殿師,水為心地玉為儀。
正傳金粟如來偈,何用錢唐太守詩。
苦海出來應有路,靈山別后可無期。
他生莫忘今朝會,虛白亭中法樂時。
2045
《奉和李大夫題新詩二首各六韻·忘筌亭》 唐·白居易
翠巘公門對,朱軒野徑連。
只開新戶牖,不改舊風煙。
虛室閑生白,高情澹入玄。
酒容同座勸,詩借屬城傳。
自笑滄江畔,遙思絳帳前。
亭臺隨處有,爭敢比忘筌。
2046
《奉和李大夫題新詩二首各六韻·因嚴亭》 唐·白居易
箕潁人窮獨,蓬壺路阻難。
何如兼吏隱,復得事躋攀。
巖樹羅階下,江云貯棟間。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賞,皇恩肯放閑。
遙知興未足,即被詔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