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后歸曹操。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古詩三百首敘事抒情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辭賦精選懷才不遇思鄉抱負
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百里不見人,草木誰當遲。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
戰爭愁苦哀思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岡有余映,巖阿增重陰。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抒情思鄉憤懣
溫溫恭人。稟道之極。
自古無殉死。達人所共知。秦穆殺三良。惜哉空爾為。
日暮游西園。冀寫憂思情。曲池揚素波。列樹敷丹榮。
哀笑動梁塵。急觴蕩幽默。
探懷授所歡。愿醉不顧身。
荊軻為燕使。送者盈水濱。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
鷙鳥化為鳩。遠竄江漢邊。遭遇風云會。托身鸞鳳間。天姿既否戾。受性又不閑。邂逅見逼迫。俛仰不得言。
聯翻飛鸞鳥。獨游無所因。毛羽照野草。哀鳴入青云。我尚假羽翼。飛覩爾形身。愿及春陽會。交頸遘殷勤。
列車息眾駕。相伴綠水湄。幽蘭吐芳烈。芙蓉發紅暉。百鳥何繽翻。振翼羣相追。投網引潛鯉。強弩下高飛。白日已西邁。歡樂忽忘歸。
吉日簡清時。從君出西園。方軐策良馬。并馳厲中原。北臨清漳水。西看柏楊山。回翔游廣囿。逍遙波渚間。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無煙火。但見林與丘。
從軍征遐路。討彼東南夷。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坻。
涼風厲秋節。司典告詳刑。我君順時發。桓桓東南征。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
樓船凌洪波。尋戈刺羣虜。
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國疾。
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