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沈佺期的詩詞(共174首)

    沈佺期簡介

    沈佺期頭像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內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后,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1 《雜詩三首·其三》 唐·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唐詩三百首戰爭婦女相思

    2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古意/獨不見》 唐·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唐詩三百首閨怨思念

    3 《夜宿七盤嶺》 唐·沈佺期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曉 一作:山)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寫景孤獨思鄉

    4 《寒食》 唐·沈佺期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
    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

    寒食節孤獨

    5 《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 唐·沈佺期

    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云。
    洛浦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
    南浮漲海人何處,北望衡陽雁幾群。
    兩地江山萬余里,何時重謁圣明君。

    寫景抒情思鄉

    6 《關山月》 唐·沈佺期

    漢月生遼海,朣朧出半暉。
    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圍。
    暈落關山迥,光含霜霰微。
    將軍聽曉角,戰馬欲南歸。

    勸誡諷刺

    7 《古歌》 唐·沈佺期

    落葉流風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
    水晶簾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銀漢回。
    玉階陰陰苔蘚色,君王履綦難再得。

    8 《七夕曝衣篇》 唐·沈佺期

    君不見昔日宜春太液邊,披香畫閣與天連。
    燈火灼爍九微映,香氣氛氳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
    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

    七夕節詠史

    9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唐·沈佺期

    皇家貴主好神仙,別業初開云漢邊。
    山出盡如鳴鳳嶺,池成不讓飲龍川。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觴獻壽樂鈞天。

    應制詩贊美

    10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應制》 唐·沈佺期

    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
    金人來夢里,白馬出城中。
    涌塔初從地,焚香欲遍空。
    天歌應春籥,非是為春風。

    11 《興慶池侍宴應制》 唐·沈佺期

    碧水澄潭映遠空,紫云香駕御微風。
    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
    向浦回舟萍已綠,分林蔽殿槿初紅。
    古來徒奏橫汾曲,今日宸游圣藻雄。

    應制詩宴會寫景贊美

    12 《雜詩三首(一本連前春閨作雜詩四首)》 唐·沈佺期

    落葉驚秋婦,高砧促暝機。
    蜘蛛尋月度,螢火傍人飛。
    清鏡紅埃入,孤燈綠焰微。
    怨啼能至曉,獨自懶縫衣。

    13 《同工部李侍郎適訪司馬子微》 唐·沈佺期

    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藻。
    上言華頂事,中問長生道。
    華頂居最高,大壑朝陽早。
    長生術何妙,童顏后天老。

    14 《苑中遇雪應制》 唐·沈佺期

    北闕彤云掩曙霞,東風吹雪舞仙家。
    瓊章定少千人和,銀樹長芳六出花。

    15 《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 唐·沈佺期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鬼門應苦夜,瘴浦不宜秋。
    歲貸胸穿老,朝飛鼻飲頭。
    死生離骨肉,榮辱間朋游。

    16 《三日獨坐驩州思憶舊游》 唐·沈佺期

    兩京多節物,三日最遨游。
    麗日風徐卷,香塵雨暫收。
    紅桃初下地,綠柳半垂溝。
    童子成春服,宮人罷射鞴。

    寫景隱喻抒懷

    17 《入衛作》 唐·沈佺期

    淇上風日好,紛紛沿岸多。
    綠芳幸未歇,泛濫此明波。
    采蘩憶幽吹,理棹想荊歌。
    郁然懷君子,浩曠將如何。

    哲理

    18 《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 唐·沈佺期

    秦雞常下雍,周鳳昔鳴岐。
    此地推雄撫,惟良寄在斯。
    家傳七豹貴,人擅八龍奇。
    高傳生光彩,長林嘆別離。

    唐詩三百首春天寫景女子宮怨

    19 《游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長歌游寶地,徙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小學古詩寫景山水長江

    20 《樂城白鶴寺》 唐·沈佺期

    碧海開龍藏,青云起雁堂。
    潮聲迎法鼓,雨氣濕天香。
    樹接前山暗,溪承瀑水涼。
    無言謫居遠,清凈得空王。

    21 《回波樂》 唐·沈佺期

    回波爾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
    身名已蒙齒錄,袍笏未復牙緋。

    22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唐·沈佺期

    家住東京里,身投南海西。
    風煙萬里隔,朝夕幾行啼。
    圣主謳歌洽,賢臣法令齊。
    忽聞銅柱使,走馬報金雞。

    23 《塞北二首》 唐·沈佺期

    虜障天驕起,秦城地脈分。
    柏壇飛五將,梅吹動三軍。
    鋒刃奔濤色,旌旗焰火文。
    朔風吹汗漫,飄礫灑轒輼。

    相思

    24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 唐·沈佺期

    南省推丹地,東曹拜瑣闈。
    惠移雙管筆,恩降五時衣。
    出入宜真選,遭逢每濫飛。
    器慚公理拙,才謝子云微。

    友情

    25 《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 唐·沈佺期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戰鹢逢時去,恩魚望幸來。
    山花緹綺繞,堤柳幔城開。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
    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

    26 《白蓮花亭侍宴應制》 唐·沈佺期

    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
    霜威變綠樹,云氣落青岑。
    水殿黃花合,山亭絳葉深。
    朱旗夾小徑,寶馬駐清潯。
    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
    承歡不覺暝,遙響素秋砧。

    27 《初冬從幸漢故青門應制》 唐·沈佺期

    漢王建都邑,渭水對青門。
    朝市俱東逝,墳陵共北原。
    荒涼蕭相闕,蕪沒邵平園。
    全盛今何在,英雄難重論。

    28 《龍池篇(唐享龍池樂章第三章)》 唐·沈佺期

    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先天天不違。
    池開天漢分黃道,龍向天門入紫微。
    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
    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

    29 《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唐·沈佺期

    芳郊綠野散春晴,復道離宮煙霧生。
    楊柳千條花欲綻,蒲萄百丈蔓初縈。
    林香酒氣元相入,鳥囀歌聲各自成。
    定是風光牽宿醉,來晨復得幸昆明。

    唐詩三百首古體長詩抒情

    30 《題椰子樹》 唐·沈佺期

    日南椰子樹,香裊出風塵。
    叢生調木首,圓實檳榔身。
    玉房九霄露,碧葉四時春。
    不及涂林果,移根隨漢臣。

    31 《覽鏡》 唐·沈佺期

    霏霏日搖蕙,騷騷風灑蓮。
    時芳固相奪,俗態豈恒堅。
    恍忽夜川里,蹉跎朝鏡前。
    紅顏與壯志,太息此流年。

    32 《驩州南亭夜望》 唐·沈佺期

    昨夜南亭望,分明夢洛中。
    室家誰道別,兒女案嘗同。
    忽覺猶言是,沉思始悟空。
    肝腸馀幾寸,拭淚坐春風。

    33 《十三四時嘗從巫峽過他日偶然有思》 唐·沈佺期

    小度巫山峽,荊南春欲分。
    使君灘上草,神女館前云。
    樹悉江中見,猿多天外聞。
    別來如夢里,一想一氛氳。

    34 《巫山高》 唐·沈佺期

    巫山高不極,合沓狀奇新。
    暗谷疑風雨,陰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九江春。
    為問陽臺客,應知入夢人。

    35 《長門怨》 唐·沈佺期

    月皎風泠泠,長門次掖庭。
    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清露凝珠綴,流塵下翠屏。
    妾心君未察,愁嘆劇繁星。

    重陽節飲酒抒情典故

    36 《驄馬》 唐·沈佺期

    西北五花驄,來時道向東。
    四蹄碧玉片,雙眼黃金瞳。
    鞍上留明月,嘶間動朔風。
    借君馳沛艾,一戰取云中。

    37 《幸白鹿觀應制》 唐·沈佺期

    紫鳳真人府,斑龍太上家。
    天流芝蓋下,山轉桂旗斜。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唯應問王母,桃作幾時花。

    38 《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 唐·沈佺期

    御氣幸金方,憑高薦羽觴。
    魏文頒菊蕊,漢武賜萸房。
    秋變銅池色,晴添銀樹光。
    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重陽節抒懷

    39 《鳳簫曲(一作古意)》 唐·沈佺期

    八月涼風動高閣,千金麗人卷綃幕。
    已憐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搖落。
    世上榮華如轉蓬,朝隨阡陌暮云中。

    40 《古鏡》 唐·沈佺期

    莓苔翳清池,蝦蟆蝕明月。
    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嘗歇。
    愿垂拂拭恩,為君鑒玄發。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