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梅堯臣的詩詞(共2927首)

    梅堯臣簡介

    梅堯臣頭像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1461 《和吳沖卿學士冬日私居事》 宋·梅堯臣

    人知何晏宅,近住白楊頭。
    車馬不還往,詩書多蓄收。
    風庭吹落葉,霜樹立鳴鳩。
    頗與市朝遠,閉門凡幾秋。

    1462 《和吳沖卿藏菜》 宋·梅堯臣

    霜前收美菜,欲以御冬時。
    備乏且增品,挑新那復思。
    菖葅嗜西伯,姜食語宣尼,未免效流俗,競將罌盆為。

    1463 《和王仲儀楸花十二韻》 宋·梅堯臣

    春陽發草木,美好一同時。
    桃李雜山櫻,紅白開繁枝。
    楸英獨步媚,淡紫相參差。
    大葉與勁干,簇萼密自宜。

    1464 《和王仲儀二首·麝香》 宋·梅堯臣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臍患,豈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喪。
    儻或益於用,捐軀死其常。

    1465 《和王仲儀二首·凌霄花》 宋·梅堯臣

    草木不解行,隨生自有理。
    觀此引蔓柔,必憑高樹起。
    氣類固未合,縈纏豈由己。
    仰見蒼虬枝,上發彤霞蕊。
    層霄不易凌,樵斧誰家子。
    一日摧作新,此物當共委。

    1466 《和王景彝詠薜荔》 宋·梅堯臣

    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
    固知不同類,亦各善緣壁。
    根隨枝蔓生,葉侵苔蘚碧。
    後凋雖可嘉,勁挺異松柏。

    1467 《和王景彝省中詠孤竹》 宋·梅堯臣

    愛此孤生竹,碧葉瑯玕柯。
    結結甘泉里,豈必泰山阿。
    曾莫學兔絲,徒以附女蘿。
    風為掃庭戶,夜月誰與過。

    1468 《和王待制牡丹詠》 宋·梅堯臣

    誰移洛川花,一日來汝海。
    濃淡百般開,風露幾番改。
    傍欄人自醉,惜翦春有待。
    使君方少年,共賞喜我在。

    1469 《和通判太博雞冠花十韻》 宋·梅堯臣

    神農記百卉,五色異甘酸。
    乃有秋花實,全如雞幘丹。
    籠煙何聳聳,泫露更團團。
    取譬可無意,得名殊足觀。

    1470 《和挑菜》 宋·梅堯臣

    中圃本膏壤,始覺氣候偏。
    出土蓼甲紅,近水芹芽鮮。
    挑以寶環刀,登之饌玉筵。
    僻遠尚含凍,安占春陽前。
    造物非有意,地勢使之然。

    1471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石筍峰》 宋·梅堯臣

    巨石如龍孫,聳聳煙霧里。
    明明落溪口,納納喧灘齒。
    何當助齋盂,菌蕃徒為美。

    1472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獅子巖》 宋·梅堯臣

    巖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豈無鳥獸群,當假風雷吼。
    寄謝棲息人,想像真妄有。

    1473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龍隱潭》 宋·梅堯臣

    老龍戀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聞。
    疾雷驅未去,魚鱉競紛紛。

    1474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含珠林》 宋·梅堯臣

    山為驪龍蟠,谷作驪龍蟠。
    珠樹存其間,誰采明月來。
    何須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1475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丹山洞》 宋·梅堯臣

    山無鳳皇飛,洞有仙人跡。
    蝙蝠大如鴉,莓苔遍上屐。
    自慚無道骨,安問緣云客。

    1476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五耒耜》 宋·梅堯臣

    古圣通物宜,揉斲資粒食。
    稼穡盡民勤,墾耕窮地方。
    推化本神農,維時思后稷。
    我老欲歸田,茲器已先識。

    1477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五牧笛》 宋·梅堯臣

    牧人樂下牧,背騎吹短笛。
    聲穿吳云低,韻入楚梅的。
    誰嗟苦調急,自與幽意寂。
    應同堯時民,歌將土壤擊。

    1478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三田漏》 宋·梅堯臣

    瓦罌貯溪流,滴作耘田漏。
    不為陰晴惑,用識早暮候。
    辛勤無侵星,簡易在白晝。
    同功以為準,一決不可又。

    1479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二水車》 宋·梅堯臣

    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上傾成下流,損少以益甚。
    漢陰抱甕人,此理未可諗。

    1480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七耰鋤》 宋·梅堯臣

    蕪穢或不治,良苗安得長。
    薅來露未曦,荷去月初上。
    侵煙濕鵝頸,近茇翻蟻壤。
    生具自有余,何辭汗沾顙。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