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的詩詞(共271首)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81
《鼓》 唐·李嶠
舜日諧鼗響,堯年韻士聲。
向樓疑吹擊,震谷似雷驚。
仙鶴排門起,靈鼉帶水鳴。
樂云行已奏,禮曰冀相成。
82
《墨》 唐·李嶠
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
繞畫蠅初落,含滋綬更深。
悲絲光易染,疊素彩還沉。
別有張芝學,書池幸見臨。
83
《樓》 唐·李嶠
百尺重城際,千尋大道隈。
漢宮井干起,吳國落星開。
笛怨綠珠去,簫隨弄玉來。
銷憂聊暇日,誰識仲宣才。
84
《井》 唐·李嶠
玉甃談仙客,銅臺賞魏君。
蜀都宵映火,杞國旦生云。
向日蓮花凈,含風李樹薰。
已開千里國,還聚五星文。
85
《市》 唐·李嶠
闤闠開三市,旗亭起百尋。
漸離初擊筑,司馬正彈琴。
細柳龍鱗映,長槐兔月陰。
徒知觀衛玉,詎肯掛秦金。
86
《城》 唐·李嶠
四塞稱天府,三河建洛都。
飛云靄層闕,白日麗南隅。
獨下仙人鳳,群驚御史烏。
何辭一萬里,邊徼捍匈奴。
87
《洛》 唐·李嶠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
花明丹鳳浦,日映玉雞津。
元禮期仙客,陳王睹麗人。
神龜方錫瑞,綠字重來臻。
88
《煙》 唐·李嶠
瑞氣凌青閤,空濛上翠微。
迥浮雙闕路,遙拂九仙衣。
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暉。
還當紫霄上,時接彩鸞飛。
89
《十二月奉教作》 唐·李嶠
玉燭年行盡,銅史漏猶長。
池冷凝宵凍,庭寒積曙霜。
蘭心未動色,梅館欲含芳。
裴回臨歲晚,顧步佇春光。
90
《八月奉教作》 唐·李嶠
黃葉秋風起,蒼葭曉露團。
鶴鳴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鏡如開匣,云纓似綴冠。
清尊對旻序,高宴有馀歡。
91
《又送別》 唐·李嶠
岐路方為客,芳尊暫解顏。
人隨轉蓬去,春伴落梅還。
白云度汾水,黃河繞晉關。
離心不可問,宿昔鬢成斑。
93
《鷓鴣(一作韋應物詩)》 唐·李嶠
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棲,使我常夜啼。
愿逢云中鶴,銜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烏,一年生九雛。
何不舊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95
《早發苦竹館》 唐·李嶠
合沓巖嶂深,朦朧煙霧曉。
荒阡下樵客,野猿驚山鳥。
開門聽潺湲,入徑尋窈窕。
棲鼯抱寒木,流螢飛暗筱。
98
《石淙》 唐·李嶠
羽蓋龍旗下絕冥,蘭除薜幄坐云扃。
鳥和百籟疑調管,花發千巖似畫屏。
金灶浮煙朝漠漠,石床寒水夜泠泠。
自然碧洞窺仙境,何必丹丘是福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