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的詩詞(共271首)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41
《紙》 唐·李嶠
妙跡蔡侯施,芳名左伯馳。
云飛錦綺落,花發縹紅披。
舒卷隨幽顯,廉方合軌儀。
莫驚反掌字,當取葛洪規。
42
《賦》 唐·李嶠
布義孫卿子,登高楚屈平。
銅臺初下筆,樂觀正飛纓。
乍有凌云勢,時聞擲地聲。
造端長體物,無復大夫名。
43
《史》 唐·李嶠
馬記天官設,班圖地里新。
善談方亹亹,青簡見彬彬。
方朔初聞漢,荊軻昔向秦。
正辭堪載筆,終冀作良臣。
44
《雁》 唐·李嶠
春暉滿朔方,歸雁發衡陽。
望月驚弦影,排云結陣行。
往還倦南北,朝夕苦風霜。
寄語能鳴侶,相隨入帝鄉。
45
《燕》 唐·李嶠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
差池沐時雨,頡頏舞春風。
相賀雕闌側,雙飛翠幕中。
勿驚留爪去,猶冀識吳宮。
46
《鶴》 唐·李嶠
黃鶴遠聯翩,從鸞下紫煙。
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已憩青田側,時游丹禁前。
莫言空警露,猶冀一聞天。
48
《筆》 唐·李嶠
握管門庭側,含毫山水隈。
霜輝簡上發,錦字夢中開。
鸚鵡摛文至,麒麟絕句來。
何當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49
《田》 唐·李嶠
貢禹懷書日,張衡作賦辰。
杏花開鳳軫,菖葉布龍鱗。
瑞麥兩岐秀,嘉禾同穎新。
寧知帝王力,擊壤自安貧。
51
《屏》 唐·李嶠
洞徹琉璃蔽,威紆屈膝回。
錦中云母列,霞上織成開。
山水含春動,神仙倒景來。
修身兼竭節,誰識作銘才。
52
《車》 唐·李嶠
天子馭金根,蒲輪辟四門。
五神趨雪至,雙轂似雷奔。
丹鳳棲金轄,非熊載寶軒。
無階忝虛左,珠乘奉王言。
53
《素》 唐·李嶠
□□□□女,纖腰洛浦妃。
□□遠方望,雁足上林飛。
妙奪鮫綃色,光騰月扇輝。
非君下路去,誰賞故人機。
54
《鶯》 唐·李嶠
芳樹雜花紅,群鶯亂曉空。
聲分折楊吹,嬌韻落梅風。
寫囀清弦里,遷喬暗木中。
友生若可冀,幽谷響還通。
55
《屏》 唐·李嶠
洞徹琉璃蔽,威紆屈膝回。
錦中云母列,霞上織成開。
山水含春動,神仙倒景來。
修身兼竭節,誰識作銘才。
56
《舞》 唐·李嶠
妙伎游金谷,佳人滿石城。
霞衣席上轉,花岫雪前明。
儀鳳諧清曲,回鸞應雅聲。
非君一顧重,誰賞素腰輕。
57
《瑟》 唐·李嶠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傳名。
流水嘉魚躍,叢臺舞鳳驚。
嘉賓飲未極,君子娛俱并。
倘入丘之戶,應知由也情。
舞蹈贊美
58
《弓》 唐·李嶠
桃文稱辟惡,桑質表初生。
宛轉雕鞬際,依稀半月明。
遙彎落雁影,虛引怯猿聲。
徒切烏號思,攀龍遂不成。
59
《野》 唐·李嶠
鳳出秦郊迥,鶉飛楚塞空。
蒼梧云影去,涿鹿霧光通。
草暗少原綠,花明入蜀紅。
誰言版筑士,猶處傅巖中。
60
《石》 唐·李嶠
宗子維城固,將軍飲羽威。
巖花鑒里發,云葉錦中飛。
入宋星初隕,過湘燕早歸。
倘因持補極,寧復想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