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的詩詞(共453首)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161
《孫少述示近詩兼仰高致》 宋·曾鞏
大句閎篇久擅場,一函初得勝琳瑯。
少陵雅健材孤出,彭澤清閑興最長。
世外麒麟誰可系,云中鴻雁本高翔。
白頭多病襄陽守,展卷臨風欲自強。
163
《送宣州杜都官》 宋·曾鞏
夜聞陵陽峰上雨,曉見宛溪春水平。
畫船不待雙櫓挾,歸客喜成千里行。
牧之文采家未泯,夫子風流今有聲。
篇什高吟鳳凰下,翰墨醉灑煙云生。
164
《送吳秀才》 宋·曾鞏
一年過臘已十日,余日到春能有幾。
春來遠近不可問,冷碧先歸在流水。
梅花向今獨已繁,玉艷都占春風間。
草萌出土亦過寸,眾芳次第掛清寒。
165
《送叔延判官》 宋·曾鞏
北風吹空雪花冷,平鋪云濤冒峰頂。
江長水闊飛鳥絕,沙樹參差動波影。
君子從戎碧油下,綠發青瞳笏袍整。
大馬高車府中罷,一船沿流背丁丙。
166
《送沈諫議》 宋·曾鞏
東南經濟得時英,方底除書下漢庭。
將幕鼓旗驚白晝,諫垣冠劍動青冥。
指撝甌越歸談笑,鎮壓江吳出醉醒。
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已夢儀刑。
167
《送人移知賀州》 宋·曾鞏
溪石膠船秋瀨微,南山巉空勢峨巍。
風露氣嚴花草腓,天色漻漻初雁飛。
君子往守東南圻,旟旟彩錯如翔翚。
象茜照地榮笏衣,先后隸從何頎頎。
169
《送韓玉汝使兩浙》 宋·曾鞏
使傳東馳下九天,此邦曾屈試鳴弦。
仁聲又向新年入,惠澤猶為故老傳。
翠巘煙云生席上,滄溟風雨到樽前。
經營智力量多余,賞燕誰酬白雪篇。
170
《送關彥遠赴江西》 宋·曾鞏
食蘗飲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風。
溪堂興足登臨后,騰閣今歸嘯傲中。
一榻高懸賓閣峻,二龍俱化縣池空。
因過勝境須行樂,驛召方當急詔東。
171
《送撫州錢郎中》 宋·曾鞏
名郎元是足風流,得郡東南地更優。
翠幕管弦三市晚,畫堂煙雨五峰秋。
黃柑巧綴星垂檻,香稻勻翻雪滿甌。
應與謝公資健筆,邦人才薄詎能酬。
172
《石門》 宋·曾鞏
細草疏云一徑涼,縱吟閒望興何長。
僧關入竹行隨意,野茹持錢得滿筐。
江腹遠吞千壑翠,峽門高控兩崖蒼。
乘秋更欲西山雨,一洗郊原晚稻香。
173
《圣泉寺》 宋·曾鞏
笑問并兒一舉鞭,亦逢佳景暫留連。
青冥日抱山腰閣,碧野云含石眼泉。
躡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門系海東船。
閩王舊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
174
《舍弟南源刈稻》 宋·曾鞏
買田南山下,禾黍忽已秋。
糟床待此注,豈止衣食謀。
窮陰迫霜霰,不可遲揫收。
吾黨二三子,晨行已寒裘。
175
《芍藥廳》 宋·曾鞏
小碧闌干四月天,露紅煙紫不勝妍。
肯為云住陽臺女,恐逐風飛飾室仙。
洧外送歸情放蕩,省中番直勢拘攣。
何如蕭灑山城守,淺酌清吟濟水邊。
176
《上杜相公》 宋·曾鞏
水為舟楫旱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
豈謂便辭黃閣議,翻然求就紫芝吟。
始終好古儒林士,進退憂時國老心。
只有聲名隨日遠,不令功被管弦音。
177
《山水屏》 宋·曾鞏
吳縑落寒機,舒卷光亂目。
秋刀剪新屏,尺寸隨折曲。
搜羅得珍匠,徒倚思先屬。
經營頃刻內,千里在一幅。
178
《僧正倚大師庵居》 宋·曾鞏
蘭裓方袍振錫回,結茅蕭寺遠塵埃。
五峰日破朝云出,三谷花浮澗水來。
風散異香禪榻靜,鳥窺清唄法筵開。
因過舊國枌榆地,松麈高談喜暫陪。
180
《人情》 宋·曾鞏
人情當面蔽山丘,誰可論心向白頭。
天祿閣非真學士,玉麟符是假諸侯。
詩書落落成孤論,耕釣依依憶舊游。
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將風月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