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玉泉吟鼎月隳輪,姑射風標兩絕塵。只欠何郎窗畔雪,戎葵為我作余春。
鬼谷西來一丈清,三山箕拱慰高情。時平尚欲依王表,南斗逍遙畢此生。
黃子人談不容口,豈與常人計升斗。文章屈宋中阻艱,子欲一身追使還。離騷憭栗悲草木,幽音細出芒絲間。陽春絕句自云上,折楊何煩嗑然賞。
學不到忘言,崇朝守韋編使我能解化,此物為蛇蟬
飄零何處是生涯,瘦馬都門踏落花。芳物攪心看不得,綈袍遮眼畏風沙。
城市何妨亦隱淪,賈君無意向紅塵。東皋瓜豆如云處,慊我幽棲不卜鄰。
李君禪味詩情里,解作黃金不潤身。目斷白衣檐酒闃,何妨聊破一壚春。
尺五城南未足高,只今小杜更飄飖。暮煙疏雨從君勝,玉子文楸聽我饒。
四海萍逢兩弟兄,百年膠漆幾張陳。紅塵陌上相逢子,華發林間偶坐身。
登登策策不須呼,時動圓荷觸短蒲。五步濠梁亦堪樂,相忘何必是江湖。
新植青桐小逕成,兩行萱草一時榮。春風百卉芳菲盡,長夏幽花卻稱情。
壁間最好營丘筆,臥看三峰憶舊過。夢入幽林小溪去,絕勝千騎向南柯。
小閣高原最上頭,下床莫遣許公羞。如今老罷欄邊意,不是元龍百尺樓。
郭外朝陽一巷斜,青槐廳事帶丘麻。路逢扶轡雙童問,不是城東太尉家。
屋名盡掛陶家牓,人物應慚菊畔身。解作文章肯歸去,不應陶后說無人。
至人如幻千億身,若以色觀皆世人。大千初自一漚發,變化誰能知本因。移天宮殿著人世,斷取無異陶家輪。當年紫磨已殊勝,后來浮海亦有神。
東國寬市征,西山休騎屯。時清詩人喜,洗濯出佳言。淵源蘇夫子,河入莆菖翻。軌轍校書君,駕驂盜驪奔。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釀花自栽。堂前雪落蜂正蟄,恨蜂不采西山梅。漫浪飲處空有跡,無酒可沃胸崔嵬。不知幾喚樊口渡,五見新歷頒清臺。
東房攜卷繞幕行,西房卷作墮地聲。紙山間出筆陣橫,李侯畫若禪眼透。觀魚玄沙骨竦瘦,舟中淵明細若豆。歸心秪愛玉花驄,不須棘針學癡翁,惱渠愁作眉斗紅。
金玉誰人詠德音,太平無象屬人心。日高初散露門講,天上五云宮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