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晁補之的詩詞(共794首)

    晁補之簡介

    晁補之頭像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181 《喜文潛自淮南歸招飲西岡呈坐客》 宋·晁補之

    春回三楚冰生漪,銀臺春夢歸心馳。
    莫言上水百丈苦,淮渚東風一月期。
    都城經春雪蔽地,百花不放須君至。
    清晨一紙國門書,走馬蓬壺下直初。

    182 《皖口寄懷前太平守陳公度》 宋·晁補之

    常愛東陵早拂衣,我行曾不叩荊扉。
    憑君天柱峰頭望,看我扁舟幾日歸。

    183 《送吳黯赴闕》 宋·晁補之

    我初官此君未來,君今去此我未往。
    翻飛豈不慕緬邈,留滯何能悲鞅掌。
    學道平生昧蹊徑,半世端如走榛莽。
    古人曾病田甫田,切磋安可去吾黨。
    東風消雪送鴻雁,南國連山生筱簜。
    為當歸夢五湖中,會有高名百寮上。

    184 《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 宋·晁補之

    建隆以來論人物,得士與古相低昂。
    人才歷數仁祖世,后生嵬瑣無復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時學問圣賢說,松柏歲寒觀老節。

    185 《送曇秀師歸廬山夢齋》 宋·晁補之

    扁舟又過楚江東,廬阜霜晴翠掃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巖萬壑正秋風。
    會觀沙界無華處,何必茅齋是夢中。
    已悟三生舊知識,不因天竺寺前逢。

    186 《守蒲過洛思十歲時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詩二首二》 宋·晁補之

    先君欲筑伊川意,四十年間萬事非。
    他日一廛從可卜,白頭持此欲安歸。

    187 《澠池道中》 宋·晁補之

    虎狼敵國易良圖,望見將軍要引車。
    不畏秦強畏廉斗,古來只有藺相如。

    188 《譙都對酒憶玉函山》 宋·晁補之

    不遣西樓對玉函,宋譙頻綴副車銜。
    今年重污花前酒,猶是揚州別駕衫。

    189 《擬樂府十二辰歌》 宋·晁補之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
    虎噫來風皮見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龍死,獨微晉澤一蛇悲。
    失馬吉兇方聚門,亡羊臧谷未宣分。
    沐猴冠帶去始愜,木雞風雨漠何聞。
    不須皎皎吠蜀狗,阮子與豬同酒樽。

    190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五涉江采芙蓉》 宋·晁補之

    涉江采芙蓉,江上零露滋。
    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蘋悲。
    清波有鳴鴻,蕩漾安可期。
    幸因南風逝,寄言欽所思。

    思念

    191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二東城高且長》 宋·晁補之

    東城高且長,下瞰阡與陌。
    谷風麗百草,春華紛已白。
    良時忽如此,馳景一何逼。
    喟彼飯牛詩,終年守寒厄。

    哲理古詩十九首人生

    192 《廬山》 宋·晁補之

    丹碧沉沉虎豹閑,松幢引度九重關。
    人間未覺渾無路,天上還驚更有山。
    瑤草紅泉供挹酌,金風白露送躋攀。
    良游自嘆平生誤,便作歸來鬢已斑。

    193 《連日順風》 宋·晁補之

    昔日肩吾上國行,魚龍黑浪自堪驚。
    我今憔悴西風穩,卻是江神不世情。

    194 《將別歷下二首二》 宋·晁補之

    鴛鴦鸂鶒繞漁梁,搖漾山光與水光。
    不管使君征棹遠,依然飛下舊池塘。

    195 《家池雨中二首二》 宋·晁補之

    不作太白夢日邊,還同樂天賦池上。
    池上今年有荷葉,細雨游魚噞輕浪。
    教兒讀易不應舉,幽人一爻吾得尚。
    此池便可當長江,欲榜茅齋來蕩漾。

    196 《淮壖》 宋·晁補之

    淮壖日沒風卷沙,黃昏飛雪如落花。
    孤舟有客寒不飲,欹枕關篷夜憶家。
    雪飛篷底灑我額,篷隙虛明來曉色。
    紙屏布被風颼颼,驚起開篷滿船白。

    197 《和王定國二首一》 宋·晁補之

    可憐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戶。
    人言明日當大暑,君看繁星如萬炷。
    想君映月讀書時,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騎一馬暮還歸。

    198 《和蘇翰林題李甲畫雁二首》 宋·晁補之

    蕭條新湖秋,霜落洲渚潔。
    蓮垂蘭杜死,菖莆見深節。
    慘澹沙礫姿,清波侶群鴨。
    往時吳興守,看畫憶苕霅。
    為儀尚不污,孤高比云月。
    聞在雪堂時,滿堂唯畫雪。

    199 《和蘇翰林題李甲畫雁二首》 宋·晁補之

    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
    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
    我今豈見畫,觀詩雁真在。
    尚想高郵間,湖寒沙璀璀。
    冰霜已凌厲,藻荇良瑣碎。
    衡陽渺何處,中沚若煙海。

    200 《和石明叔喜雪》 宋·晁補之

    解凍南風故未熏,六英先歲無車塵。
    盡消日觀千巖雪,初破江梅一萼春。
    立召金閨通籍客,更呼花艷大堤人。
    使君日飲無功業,同樂何妨亦為民。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