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易祓的詩詞(共16首)

    1 《一剪梅》 宋·易祓

    染淚修書寄彥章。
    貪做前廊。
    忘卻回廊。
    功名成就不還鄉。
    鐵做心腸。
    石做心腸。
    紅日三竿懶畫妝。
    虛度韶光。
    瘦損容光。
    不知何日得成雙。
    羞對鴛鴦。
    懶對鴛鴦。

    2 《水調歌頭》 宋·易祓

    祓奉陪判府府判諸丈為淡巖之游,回視融之仙巖,全之礱巖,殆相長雄。
    使祓向不以罪斥,則安知天下有此清勝。
    謹以小詞紀其實。
    祓皇恐再拜。

    3 《喜遷鶯(春感)》 宋·易祓

    帝城春晝。
    見杏臉桃腮,胭脂微透。
    一霎兒晴,一霎兒雨,正是催花時候。
    淡煙細柳如畫,雅稱踏青攜手。

    新婚生活

    4 《驀山溪(春情)》 宋·易祓

    海棠枝上,留得嬌鶯語。
    雙燕幾時來,并飛入、東風院宇。
    夢回芳草,綠遍舊池塘,梨花雪,桃花雨。
    畢竟春誰主。

    婉約婦女懷人

    5 《示從侄茂》 宋·易祓

    萬事皆從忙處錯,寂然不動乃能通。
    君看開濟規模事,卻屬南陽高臣翁。

    6 《和黃山谷瓊芝詩韻》 宋·易祓

    千歲蟾蜍猶得仙,百年枸杞足延命。
    也須點鐵自成金,未信磨磚能作鏡。

    7 《懸鐘石》 宋·易祓

    不今不古不朝昏,只與南山伴白云。
    我既無聲亦無臭,眾生當以不聞聞。

    8 《題識山樓》 宋·易祓

    山外如何便識山,白云出岫鳥知還。
    更看面目知端的,卻在先生幾格閑。

    9 《和太白感秋詩韻》 宋·易祓

    我無適俗韻,濫剖江成竹。
    惟有南山云,對這若要掬。
    秋堂風露清,豈不念羈獨。
    行年四十九,亦復此棲宿。

    10 《浯溪中興頌》 宋·易祓

    湘江東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舉碑。
    誰鑒豐碑鎮山曲,溪邊美人美如玉,想當歌頌大業時,胸蟠星斗光陸離。
    蠶須蠆尾更清勁,凜凜襟懷冰雪瑩。

    11 《安靈龍潭》 宋·易祓

    流水淼無際,其源偏坤輿。
    壓這以山麓,壅淤誰與疏。
    神物夜上宅,風雷發欷噓。
    擘開蒼玉峽,瀉作清泠渠。

    12 《寄御史判陶岑》 宋·易祓

    我醉欲眠郡罷休,誰能倚杖聽江流。
    蕉花當戶不知午,梧葉滿庭疑是秋。
    吾首人來無物累,此心何處不天游。
    鴻邊幸有音書至,春在江南云夢洲。

    13 《和黃山谷龜殼詩韻二首》 宋·易祓

    支休納息三百年,也勝刳賜貯金屋。
    問子多智亦多窮。
    何如蓮葉安巢宿。

    14 《和黃山谷龜殼詩韻二首》 宋·易祓

    一枝自足鷦鷯巢,一居猶勝蝸牛屋。
    道人身外本無求,況有龜軒可棲宿。

    15 《讀唐中興頌》 宋·易祓

    唐家基業重於山,甯許胡雛據九關。
    當日人心旋□堵,異時世變卻循環。
    壤分旄鉞誰能制,政出貂璫不復還。
    千古高巖銷蒼蘚,空留遺跡蹈元顏。

    16 《水調歌頭·自古清勝地》 宋·易祓

    自古清勝地,江帶與山篸。
    夸娥擘此石鐪,不獨嶺之南。
    初見仙巖第一,再見礱巖第二,今見淡巖三。
    邱壑皆有分,品第不須談。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