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方回的詩詞(共2834首)

    1821 《辛丑九日五首》 宋·方回

    何事清秋已衣綿,微寒最怯倚樓天。
    江南今歲黃花早,醉嚼重陽半月前。

    1822 《辛丑九日五首》 宋·方回

    五度秋光過古希,節名良是嘆人非。
    吾州大火前辛丑,問政山頭伐木歸。

    1823 《辛丑九日五首》 宋·方回

    世間何事不空無,萬古年年九日徂。
    最憶吾家先叔父,塘頭一樹紫茱萸。

    1824 《辛丑九日五首》 宋·方回

    政恐登高枉斷腸,今年恰值雨重陽。
    晨興中酒情懷懶,滿眼黃花滿屋香。

    1825 《喜雪》 宋·方回

    寒空雨止暫霏微,積漸隨風散亂飛。
    夜氣直能欺毯纊,晨光不待啟窗扉。
    兒童踴躍歡聲起,鳥雀摧藏過翼稀。
    想見竹桃亞梅處,家人掃徑望予歸。

    1826 《喜劉伯宣尚書至五首》 宋·方回

    于世已無求,公來特少留。
    相期一會面,動隔幾年秋。
    鼎貴曾何樂,常饑亦不憂。
    端能專鳳沼,未必勝漁舟。

    1827 《喜劉伯宣尚書至五首》 宋·方回

    湖海襟期落,山林骨相寒。
    自慚知道晚,未覺忍窮難。
    缺米臨炊糴,逢花就擔看。
    尚能中酒圣,肯諱作詩酸。

    1828 《喜劉伯宣尚書至五首》 宋·方回

    所至無嚬蹙,當今亦鮮哉。
    名譽非易致,悅服有從來。
    漢令更泉幣,吳儂告水災。
    忽聞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1829 《喜劉伯宣尚書至五首》 宋·方回

    湖濱文字飲,一別五年余。
    未死須重見,將詩屢當書。
    事元無可說,意自不能疏。
    近日知來信,頑軀百病除。

    1830 《喜劉伯宣尚書至五首》 宋·方回

    聞說尚書至,歡聲沸道傍。
    饑民應復飽,暑氣頓成涼。
    此老今能幾,吾徒尚有望。
    略容對談麈,小緩理歸航。

    1831 《酴醾盛開二絕》 宋·方回

    雪色聯飛蝶過廊,烏衣交語燕歸梁。
    酴醾花下午酲解,春靜人閒白日長。

    1832 《酴醾盛開二絕》 宋·方回

    羅雀閒門未寂寥,小園花事自春饒。
    日葵霜菊逾千本,更有酴醾十萬條。

    1833 《桐花》 宋·方回

    悵惜年光怨子規,王孫見事一何遲。
    等閒春過三分二,憑伏桐花報與知。

    1834 《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宋·方回

    樸略童蒙學,堆豗句讀師。
    有能致卿相,或不贍妻兒。
    士故無他業,人誰此味知。
    公庭彼為吏,日日醉歌姬。

    1835 《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宋·方回

    風俗嗟頹落,文章委下陳。
    出郊聊快目,謀野豈關身。
    本為搜詩去,徒成泥酒頻。
    胸中知此事,眼底似無人。

    1836 《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宋·方回

    木脫秋聲盡,田寬野鳥饑。
    時危群盜慘,身老故人稀。
    所至猶堪醉,無求自合歸。
    寥寥天地內,古意一何微。

    1837 《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宋·方回

    掛粟枯桑杪,籬門晝掩關。
    晴霜開曠野,寒日曬荒山。
    指點村煙外,經行冢樹間。
    群豪故貪愎,竊發亦愚奸。

    1838 《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宋·方回

    晴耕新種麥,破塊滿田間。
    詰曲隨牛路,周遭傍馬山。
    幾人鐘間氣,往歲聳朝班。
    黃卷今猶在,青云未易攀。

    1839 《題吳山長文英野舟五首》 宋·方回

    世多漢水昭王事,誰辨烏江亭長心。
    君知此處真堪托,天下無波可得深。

    1840 《題吳山長文英野舟五首》 宋·方回

    大才定復不求售,至寶政須能自珍。
    一篙用著方知貴,只恐悠悠懶問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