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的詩詞(共2834首)
1723
《擬古五首》 宋·方回
知十與知二,回賜同補哲。
所以孟堅表,九品較優劣。
人貌無明鏡,妍丑孰分別。
物無權與衡,輕重亦不決。
1724
《擬古五首》 宋·方回
騷人稱屈宋,宋豈敵子平。
詩家推陶謝,謝豈肩淵明。
魯直愛水仙,以梅為其兄。
梅似可祖父,吾今改茲評。
1725
《擬古五首》 宋·方回
江南九月后,無日非重陽。
十月十一月,豈不雪且霜。
嚴凍殺百草,菊花彌更黃。
于茲偶有酒,十觴至百觴。
□□□□了,復醉梅花傍。
1726
《擬古五首》 宋·方回
高臺垂釣竿,不過一漁翁。
三徑連東籬,略與寒士同。
何獨嚴與陶,百代流清風。
文叔本僥幸,寄奴非英雄。
我評夷與齊,大勝營丘公。
1727
《擬古五首》 宋·方回
達人安天命,養器以待時。
匪謂閉其門,端坐無所為。
東家田中苗,既種且溉之。
西家不復爾,秋至或忍饑。
一得異一失,非天有偏私。
口實云自求,曷不觀諸頤。
1732
《簡鄭高士二首》 宋·方回
再見湖東岸,遷居傍廢城。
鷺群窺釣石,荷氣馥棋枰。
歉歲難羈旅,泥途厭步行。
幽懷徯清話,豈不向君傾。
1733
《簡鄭高士二首》 宋·方回
憶昔西湖北,閑尋隱士廬。
水濱維舴艋。
屋角認棕櫚。
紅出仙人酒,黃披老氏書。
寫真元有約,隔歲定何如。
1734
《寄趙賓旸二首》 宋·方回
才疏意廣道難行,深入窮山隱姓名。
自分一瓢終陋巷,誰知五馬昔專城。
去年是處興兵甲,此老無人問死生。
忽憶杜微今七十,寄聲聊見不忘情。
1735
《寄趙賓旸二首》 宋·方回
秀亭山下舊吾廬,十二年鄰長者居。
近別復經三換歷,相疏不寄一行書。
諸郎已了婚姻未,所至堪憐盜賊余。
老我種瓜生事拙,想君更苦食無魚。
1736
《寄壽牟提刑獻之巘》 宋·方回
乃翁曾記脫靴亭,直節高風有寧馨。
知命時年棄軒冕,傳心學問本家庭。
飽餐霅水仍苕水,高揭文星更壽星。
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慚磵愧負山靈。
1737
《寄壽牟提刑獻之巘》 宋·方回
七十閒人兩地仙,恰如同見會昌年。
詩名我愧劉賓客,心事君真白樂天。
致仕元無官爵累,藏書各有子孫傳。
磻溪淇澳可齊壽,入相封侯恐未然。
1738
《寒夜》 宋·方回
薪粲常相迫,衾裘本自單。
至分驚屢改,去住覺俱難。
愁與思妨寐,霜兼雪倍寒。
百年誰一盡,一夕獨堪嘆。
1739
《癸巳生日二首》 宋·方回
倚樓歷歷算行藏,囏阻顛危暗自傷。
垂近七旬天所借,孰憐三歲父云亡。
嶺南蠱毒千山霧,燕北氈寒六月霜。
殿榜郡符皆畫餅,空余骨痛似金瘡。
1740
《癸巳生日二首》 宋·方回
夜來終日雨如傾,曉起樓頭喜漸晴。
血氣衰微吾道勝,欲心死絕此身生。
一區宅愧先人業,萬首詩垂后世名。
蚊喙收聲蛙不吠,忽聞鄰柳送啼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