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方回的詩詞(共2834首)

    1321 《送程侍御二首》 宋·方回

    乘傳來江表,觀風遍斗南。
    年豐仍物貴,民瘠為官貪。
    浩浩良難測,元元恐弗堪。
    二星奏天陛,勿謂此常談。

    1322 《送畢用虎談星命》 宋·方回

    知君家世擅儒風,不與江湖術士同。
    季主市占排賈誼,□平肆卜服揚雄。
    言談簡淡非長古,揖讓雍□□鞠躬。
    甲子支干五星說,源流本出六經中。

    1323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宋·方回

    至節今年始得歸,祀先牲酒亦無幾。
    兒孫長大衣裝少,婢仆頑慵廩餼微。
    交恥虞翻猶不死,荊州王粲竟何依。
    玉筒已想黃鐘動,只有心灰自懶飛。

    1324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宋·方回

    風吹六十二年春,又見陽和一夜新。
    興廢親更三國事,死生暗易萬城人。
    種花縱好誰同賞,置酒良難自慣貧。
    今獨身為本宗長,思兄臨節倍悲辛。

    1325 《三賢堂移入西湖新書院》 宋·方回

    湖邊莫怪舊祠荒,士女何曾炷瓣香。
    賴是人心猶未泯,深衣迎奉入書堂。

    1326 《三天竺還五首》 宋·方回

    七十二翁頭雪白,弱冠初游鬢如漆。
    除卻一二老山僧,獨來獨往無人識。

    1327 《三天竺還五首》 宋·方回

    山中事事勝人間,莫怪山翁喜入山。
    才說出山心不喜,又將身世墮塵寰。

    1328 《三天竺還五首》 宋·方回

    澗晴石出水穿沙,萬樹松杉隱數家。
    一鳥不鳴風不動,忽聞林下響繅車。

    1329 《三天竺還五首》 宋·方回

    松枝垂地蔭松身,恨不移家此卜鄰。
    石上一根長數丈,似吾細看更無人。

    1330 《三天竺還五首》 宋·方回

    城中決定少新詩,便向湖光也未宜。
    我有新詩無數處,三天竺路筍輿遲。

    1331 《三日□陪楊明府飲次前韻》 宋·方回

    閴其禪老居西堂,豈有門人拈瓣香。
    葛巾灑酒笑元亮,石室紬書輸子長。
    勿嫌臨邛家四壁,猶堪樊川月一箱。
    寄書麒麒閣上客,我自蓑衣君金章。

    1332 《慶陸仁重舉男四首》 宋·方回

    積善懸知慶有余,芝蘭袞袞秀階除。
    紫陽一滴泉源遠,早聘名儒授四書。

    1333 《慶陸仁重舉男四首》 宋·方回

    升平重見上元天,簫鼓聲中璧月圓。
    惟有高門更多喜,金盤分送洗兒錢。

    1334 《慶陸仁重舉男四首》 宋·方回

    相門佳氣夜蔥蔥,早已憑熊更夢熊。
    二十此郎作文賦,乃翁仍是黑頭公。

    1335 《慶陸仁重舉男四首》 宋·方回

    治郡年才半買臣,青春天上送麒麟。
    鼎來好事由陰德,曾活澄江十萬人。

    1336 《薺菜花》 宋·方回

    斗草吳王眩越娃,終然輪與老陶家。
    雪挑霜煮春無盡,不似吾園薺菜花。

    1337 《鄱陽湯仲材以其家息庵存齋東澗三大老鄂州黃》 宋·方回

    水繞芝山過紫陽,倒流不解上南昌。
    兩家俱有傳燈子,始信真源氣脈長。

    1338 《鄱陽湯仲材以其家息庵存齋東澗三大老鄂州黃》 宋·方回

    晦靜先生甲戌榜,元章先子幸同年。
    升沈一付六如夢,休賦青云紫陌篇。

    1339 《鄱陽湯仲材以其家息庵存齋東澗三大老鄂州黃》 宋·方回

    息存東澗三湯老,文我平生盡見之。
    身到黃龍山幾度,卻慚欠讀惠璋碑。

    1340 《鄱陽湯仲材以其家息庵存齋東澗三大老鄂州黃》 宋·方回

    黃鶴磯頭百戰塵,黃龍詩刻尚如新。
    終然峴首碑安在,羊祜元非死朽人。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