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方回的詩詞(共2834首)

    301 《吾鄉朋友比多詩人宜進一步大則文公小亦龍溪》 宋·方回

    吾鄉南渡有儒真,二百年來兩絕倫。
    繼圣乾淳綿道統,代言炎紹冠詞臣。
    紫陽山可搜遺老,白玉堂堪踵后塵。
    □□苕溪漁隱學,單傳詩話作詩人。

    302 《無物》 宋·方回

    一屋無他物,荒山此僻居。
    小兒差類我,老馬最憐渠。
    久絕樽中酒,空堆架上書。
    頑軀猶不死,晚節竟何如。

    303 《聞移東兵勦南賊》 宋·方回

    破賊須先易,行軍要出奇。
    霆轟當不測,烏合本無知。
    夏稅催科日,秧田插蒔時。
    掃除如少緩,兩不便公私。

    304 《聞過》 宋·方回

    秋來火傘尚高張,心定還能熱處涼。
    自古及今誰不死,寧人負我亦何傷。
    緡錢瑣碎爭多少,杯酒紛紜說短長。
    舊管釣臺時入夢,人間未有兩嚴光。

    305 《聞盜》 宋·方回

    全吳稱富庶,一水忽蕭條。
    稍辱君公察,焉容盜賊驕。
    浦荒橐物謝,田落介蟲饒。
    見說塘西路,人家總被燒。

    306 《聞謗》 宋·方回

    修身可用要人知,暗室孤燈敢自欺。
    赤口燒城市有虎,熨平寸地聽群兒。

    307 《文公書院新創》 宋·方回

    新堂育士煥榱椽,突起文公故宅邊。
    孟子向來推亞圣,鄒人誰不企先賢。
    遺書會萃垂千古,缺典因循近百年。
    為問杏壇舊鄰里,顏曾以后豈無傳。

    308 《望湖》 宋·方回

    涌金樓下路,小艇尚堪呼。
    衰疾吾如此,湖山了不殊。
    興亡忽今昔,紅綠自蓮蒲。
    近說遷漁戶,窮鱗氣稍蘇。

    309 《望大江》 宋·方回

    春草茫茫闊,春江渺渺流。
    斷魂欲誰訴,極目使人愁。
    更過天垂處,應無地盡頭。
    豪商似差樂,槌鼓發鹽舟。

    310 《同年常簿吳次翁子萬之萬子子直卿將為分水學》 宋·方回

    一點書燈傳不絕,王侯卿相復何加。
    追惟大父同科第,喜見聞孫紹世家。
    奧頤蚤能探理窟,芳妍孰敢競詞華。
    勿方小邑青衿少,要使人人讀五車。

    311 《題張長卿竹梅用蘇黃各二句》 宋·方回

    西湖處士骨應槁,不復龍蛇看揮掃。
    是誰招此斷腸魂,竹外一枝斜更好。

    312 《題楊叔雅水墨百花圖》 宋·方回

    梅梢前后兩枝春,春世中間各寫真。
    忽見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

    313 《題吳仲遠游淮送行詩卷》 宋·方回

    昔有大丈夫,萬里事遠游。
    遠游何所極,飄若孤云浮。
    歐冶淬利劍,造父翼華辀。
    東睇薄瀛島,西顧羞昆丘。

    314 《題王起宗小橫披水墨作工密勢》 宋·方回

    秋光一片冷于冰,山寺云深隱幾僧。
    畫出江村太平意,漁樵無事歲豐登。

    315 《題畫馬》 宋·方回

    芻秣豐肥十二閑,筆追韓干此圖間。
    誰描驢瘦更詩瘦,首與雙肩共一山。

    316 《題觀妙軒》 宋·方回

    前身恐是靖廬公,手擘崔嵬棟此宮。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潛通。
    淵明山氣忘言外,太白秋聲靜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鸞鶴下晴空。

    317 《題曹舍人文龍墨竹扇禾興同知李原缺,據清抄》 宋·方回

    文湖州筆欠坡詩,便面瀟瀟雨一枝。
    暑汗輕搖骨□□,□間誰識庾元規。

    318 《嘆笑》 宋·方回

    意外無憂心,予盡豈厭貧。
    索錢紛債主,賒藥愧醫人。
    坐喪高標盡,時驚俗態新。
    殘書亦懶讀,滿架付埃塵。

    319 《索云叔新茶》 宋·方回

    谷雨已過又梅雨,故山猶未致新茶。
    清風兩腋玉川句,三百團應似太夸。

    320 《所感》 宋·方回

    生涯今爾許,心悔舊為邦。
    老合營埋穴,貧猶買釀缸。
    山行憐瘦馬,晝誦喜晴窗。
    忽欲翩然去,風帆泝九江。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