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待稻花看,青苗浸急湍。萬家應慟哭,五月更恒寒。政爾千倉足,猶云一飯難。兇災忽如此,容易便平安。
能免堯捐瘠,端由稷播艱。民生頻不競,世故政相關。穴蟻移樓杪,田畦產灶間。豐兇卜檐溜,半月響潺湲。
江南梅子雨,騷客古今愁。豈意連年夏,頻妨庶事秋。為魚民自痛,食肉爾何憂。衰老那禁得,看天獨倚樓。
陸走無非水,樓居并是泥。褰裳難跋涉,執蓋困扶攜。國慮白圭壑,城危智伯堤。旸烏果安在,轉覺漏天低。
波浪冒原田,群魚不自全。返常真足怪,行險絕堪憐。驟作乘時快,遄成失勢顛。兒童揄鰻鮮,爭著柳枝穿。
夜半觀天象,無星定肯晴。河流兼市沒,船勢與樓平。未殺漂搖意,仍添颯灑聲。人膏飫魚鱉,真宰忍忘情。
油泥方滑道,返照隔樓明。年已如秋老,心猶愛晚晴。鼓刀寧異遇,帶索定徒行。倚遍闌干夜,寒砧處處聲。
儒者書隱公,昔持浙西節。按一青溪令,聞者膽為裂。先聲到江東,庶亦有旌別。似聞復留中,骎骎管喉舌。
天王理萬國,勢必委諸吏。制字從一史,執法不可二。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兩訟一求捷,兩役一求避。
吏方居官時,美譽無不有。及乎惡聲出,乃在解官后。有勢易為好,無勢易為丑。萬事要諸終,公論翻覆手。
歙三萬戶多,黟戶減半少。君才宜大用,何乃易而小。易邑不易心,千江一月皎。歙民時有謠,奪堇茹我蓼。
歙山瘦露骨,歙水清□□。歙尹清瘦人,意與山水淡。居官儉以廉,飯茹或不糝。解官卒難去,抱疾偃破毯。
紫陽山下住,問字足儒生。鮮果枝頭熟,新醅甕面清。學師朱仲晦,詩友許宣平。焉得孟能靜,滄浪共濯纓。
詩家自有律,高處在平中。能使生為熟,何愁拙不工。嚴祠七里瀨,漢鼎一絲風。敢謂方虛叟,還如陸放翁。
父母嗟難報,乾坤荷曲成。居然生壽相,頗亦竊詩名。箕子九疇范,太公三略兵。老身寧坎止,時彥或流行。
故人書見問,近況復如何。酒病沉綿劇,詩悉感慨多。脛枯全似鶴,髻小僅如螺。更許十年活,漁磯破幾蓑。
只影兼孤喙,攢眉更結喉。一生無大喜,萬種有閒愁。冠豸羞言路,憑熊齒郡侯。休官十六載,不報破家讎。
七堠長亭路,前程已不多。最欺吾老者,絕奈后生何。去晚陶弘景,迷兇馬伏波。幸逢黃菌耦,且賦紫芝歌。
瘴癘金蠶毒,干戈鐵馬群。一生逃萬死,百歲僅三分。遑恤恒饑子,姑留自祭文。醺醺人笑我,方寸不醺醺。
五月炎歊早,冰盤未薦瓜。客中如許熱,林下豈無家。體炙巾繒火,膚斑點鐵砂。一杯慶七十,汗滴暮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