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文天祥的詩詞(共1005首)

    文天祥簡介

    文天祥頭像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821 《貧女吟四首》 宋·文天祥

    竹扇掩紅顏,辛苦紉白苧。
    人間羅雪香,白苧汗如雨。

    822 《貧女吟四首》 宋·文天祥

    柴門寒自閉,不識賞花心。
    春筍翠如玉,為人拈繡針。

    823 《河間》 宋·文天祥

    江南車蓋走燕山,老子旁觀袖手閒。
    見說新詩題甲子,桃源元只在人間。

    824 《河間》 宋·文天祥

    南歸雁蕩報郎君,老子精神健十分。
    不為瀛洲復相見,阿戎翻隔萬山云。

    825 《河間》 宋·文天祥

    空有丹心貫碧霄,泮冰亡國不崇朝。
    小臣萬死無遺慨,曾見天家十八朝。

    826 《和中齋韻》 宋·文天祥

    見說黃沙接五原,飄零只影向南轅。
    江山有恨銷人骨,風雨無情斷客魂。
    淚似空花千點落,鬢如碩果數根存。
    肉飛不起真堪嘆,江水為籠海作樊。

    827 《和中齋韻》 宋·文天祥

    功業飄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誰轅。
    挽首北去明妃淚,啼血南飛望帝魂。
    骨肉凋殘唯我在,形容變盡只聲存。
    洪流千古英雄恨,蘭作行舟柳作樊。

    828 《寒食》 宋·文天祥

    苦海周遭斷去帆,東風吹淚向天南。
    龍蛇澤里清明五,燕雀籠中寒食三。
    撲面風沙驚我在,滿襟霜露痛誰堪。
    何當歸骨先人墓,千古不為丘首慚。

    829 《感傷》 宋·文天祥

    家國傷冰泮,妻孥嘆陸沉。
    半生遭萬劫,一落下千尋。
    各任汝曹命,那知吾輩心。
    人誰無骨肉,恨與海俱深。

    830 《感傷》 宋·文天祥

    地維傾渤澥,天柱折崑崙。
    清夜為揮淚,白云空斷魂。
    死生蘇子節,貴賤翟公門。
    高廟神靈在,乾坤付不言。

    831 《病中作》 宋·文天祥

    歲月侵尋見二毛,劍花冷落鸊鵜膏。
    睡馀吸海龍身瘦,渴里奔云馬骨高。
    百忌不容親酒具,千愁那解減詩豪。
    起來大作屠門嚼,自笑我非兒女曹。

    832 《病中作》 宋·文天祥

    六月廿四夜,人間熱欲炊。
    病懷如酒困,倦睫似書癡。
    夢與千年接,心隨萬里馳。
    客來相問訊,寄語有新詩。

    833 《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宋·文天祥

    大陸登三閣,源明出一麾。
    臨軒親策后,上冢過家時。
    秋色吳山外,春風漳水涯。
    斯文交獨厚,羌賦送行詩。

    834 《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宋·文天祥

    陸氏登三閣,源明出一麾。
    清聲光漳浦,便道拜長基。
    赤子歌來暮,同寅賦去思。
    西銘功用大,佇驗順寧詩。

    835 《曉起》 宋·文天祥

    夢破風煙迥,衾寒不自由。
    鐘聲到枕曙,月影入簾秋。
    雁過江山老,蛩吟草樹愁。
    整冠人共笑,兩月不梳頭。

    836 《山中呈聶心遠諸客》 宋·文天祥

    黃葉婆娑上釣舟,喚回舊夢到江流。
    多情政自憐檣燕,兩鬢終當付野鷗。
    未說離懷向南浦,須知詩意在夔州。
    朔風昨夜吹沙急,早覺寒聲戰玉樓。

    837 《山中呈聶心遠諸客》 宋·文天祥

    誰入山來問野舟,一篙花外渡深流。
    小顰風樹蹁躚鶴,淺約湍沙浩蕩鷗。
    湖上有時思洛社,人間何處不滁州。
    徘徊才是黃昏候,短笛先催月上樓。

    838 《偶成二首》 宋·文天祥

    烏兔東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
    向來鞅掌真堪笑,爛熳如今獨自眠

    839 《偶成二首》 宋·文天祥

    燈影沉沉夜氣清,朔風吹夢度江城。
    覺來知打明鐘未,忽聽鄰家叫佛聲。

    840 《旅懷》 宋·文天祥

    昨夜分明夢到家,飄飖依舊客天涯。
    故園門掩東風老,無限杜鵑啼落花。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