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不作十日別,煩君此相留。雨馀江上月,好醉竹間樓。
絲管霜天夜,煙塵淮水西。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
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開。偷歸甕間臥,逢個楚狂來。
江明雨初歇,山暗云猶濕。未可動歸橈,前程風浪急。
沅水連湘水,千波萬浪中。知郎未得去,慚愧石尤風。
畫鹢春風里,迢遙去若飛。那能寄相憶,不并子猷歸。
北人歸欲盡,猶自住蕭山。閉戶不曾出,詩名滿世間。
此意無所欲,閉門風景遲。柳條將白發,相對共垂絲。
西崦水泠泠,沿岡有游亭。自從春草長,遙見只青青。
為憶去年梅,凌寒特地來。門前空臘盡,渾未有花開。
一公持一缽,相復度遙岑。地瘦無黃獨,春來草更深。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計功。誰能凌絕頂,看取日升東。
謫戍孤城小,思家萬里遙。漢廷求衛霍,劍珮上青霄。
明月臨滄海,閑云戀故山。詩名滿天下,終日掩柴關。
夜靜河漢高,獨坐庭前月。忽起故園思,動作經年別。
寒郊好天氣,勸酒莫辭頻。擾擾鐘陵市,無窮不醉人。
田園
漢宮若遠近,路在寒沙上。到死不得歸,何人共南望。
回轉沙岸近,欹斜林嶺重。因君訪遺跡,此日見真龍。
知疑奸叟謗,閑與情人話。猶是別時燈,不眠同此夜。寒燈揚曉焰,重屋驚春雨。應想遠行人,路逢泥濘阻。
雨落濕孤客,心驚比棲鳥。空階夜滴繁,相亂應到曉。高會棗樹宅,清言蓮社僧。兩鄉同夜雨,旅館又無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