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徐照的詩詞(共263首)

    徐照簡介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1 《玉樓春》 宋·徐照

    螢飛月里無光色。
    波水不搖樓影直。
    每憐宿粉涴啼痕,懶把舊書觀字跡。
    枯荷露重時聞滴。
    君夢不來誰阻隔。
    妾身不畏浙江風,飛去飛來方瞬息。

    2 《阮郎歸》 宋·徐照

    綠楊庭戶靜沉沉。
    楊花吹滿襟。
    晚來閑向水邊尋。
    驚飛雙浴禽。
    分別后,忍登臨。
    暮寒天氣陰。
    妾心移得在君心。
    方知人恨深。

    3 《清平樂》 宋·徐照

    綠圍紅繞。
    一枕屏山曉。
    怪得今朝偏起早。
    笑道牡丹開了。
    迎人卷上珠簾,小螺未拂眉尖。
    貪教玉籠鸚鵡,楊花飛滿妝奩。

    4 《南歌子》 宋·徐照

    簾影篩金線,爐煙篆翠絲。
    菰芽新出滿盆池。
    喚起玉瓶添水、養魚兒。
    意取釵蟲碧,慵梳髻翅垂。
    相思無處說相思。
    笑把畫羅小扇、覓春詞。

    5 《瑞鷓鴣》 宋·徐照

    兩多庭石上苔文。
    門外春光老幾分。
    為把舊書藏寶帶,誤翻殘酒濕綃裙。
    風頭花片難裝綴,愁里鶯聲怯聽聞。
    恰似翦刀裁破恨,半隨妾處半隨君。

    6 《自君之出矣》 宋·徐照

    自君之出矣,懶妝眉黛濃。
    愁心如屋漏,點點不移床。

    7 《自君之出矣》 宋·徐照

    自君之出矣,玉鑒生塵垢。
    蓮子種成荷,曷時可成藕。

    8 《自君之出矣》 宋·徐照

    自君之出矣,心意遠相隨。
    拆破唐人絹,經經是雙絲。

    9 《朱可肥陳西老徐靈淵攜酒餞別飲罷以周興嗣千》 宋·徐照

    歲晚風霧寒,用事有青女。
    滕六更無賴,冰花斗欲舞。
    狹坐夜生棱,叉袖手難距。
    百草盡晦寂,蟲虺亦蟄戶。

    10 《征婦思》 宋·徐照

    年半為郎婦,郎去戍采石。
    又云戍濠梁,不得真消息。
    半年無信歸,獨自宋羅幃。
    西風吹妾寒,倩誰寄郎衣。
    姑老子在腹,憶郎損心目。
    愿郎征戰早有功,生子有蔭姑有封。

    11 《贈實老》 宋·徐照

    夏高頭半白,不肯住招提。
    汲井籬花落,掛衣巢鳥啼。
    林間曾有約,世上盡如迷。
    卻把南華卷,從人論物齊。

    12 《猿皮》 宋·徐照

    路逢巴客買猿皮,一片蒙茸似黑絲。
    常向小窗鋪坐處,卻思空谷聽啼時。
    弩傷忍見痕猶在,笛響誰夸骨可吹。
    古樹團團行路曲,無人來作野賓詩。

    13 《游雁蕩山八首·大龍湫瀑布》 宋·徐照

    飛下數千盡,全然無定形。
    電橫天日射,龍出石云腥。
    壯勢春曾看,寒聲佛共聽。
    昔人云此水,洗目最能靈。

    14 《湘中寒夜》 宋·徐照

    本自家於越,何期滯楚邦。
    吟多頭易白,歸切思難降。
    但聽風收竹,誰知雪滿江。
    叉魚中夜急,燒火照樓窗。

    15 《題李半村曬蓑臺》 宋·徐照

    松枝宿雨碎滴下,野鶴巢邊多水禽。
    不見蓑衣臺上曬,來人自起釣魚心。

    16 《題歸雁圖》 宋·徐照

    浙水平天凈如掃,客雁飛來秋事早。
    短篷吹雪荻花風,影落深叢山欲曉。
    汀蕪無綠鮮飆香,一農聲影空瀟湘。
    有人展卷苦思歸,夢隨翎翅飛滄茫。

    17 《桃花嶺》 宋·徐照

    諸嶺桃花嶺最高,冰枯泉脈草身高。
    四山相并疑無日,若是南山雪不消。

    18 《送徐文淵赴省試》 宋·徐照

    永州官滿后,借屋靜中居。
    兩歲不參部,一心惟讀書。
    孤經期榜首,行日離春初。
    即有杏花宴,題詩眾弗如。

    19 《陌上柳》 宋·徐照

    千葉萬葉翠色鮮,春風吹盡枝上綿。
    五里長亭更短亭,古人今人千萬情。
    中閨美人念離別,羅衾曉寒夢分絕。
    陌上楊柳春生枝,陌上行人春不歸。

    20 《路逢楊嘉猷赴官嚴州》 宋·徐照

    詩合誠齋意,難將片石鐫。
    相逢歷在道,惜別未移船。
    野步僧同話,宵吟吏廢眠。
    思君還有夢,前到釣臺邊。

    21 《柳葉詞》 宋·徐照

    嫩葉吹風不自持,淺黃微綠映清池。
    玉人未識分離恨,折向堂前學畫眉。

    22 《江上翁》 宋·徐照

    江頭老翁不為貧,自織笭箵張素鱗。
    明月江頭春水漲,小船撐岸拾流薪。

    23 《寄徐文淵》 宋·徐照

    別君一百一十日,喜聽人傳八句詩。
    只在鄰州難得見,卻思前任遠相隨。
    分名丹荔畫成軸,出處子魚糟過時。
    近日有誰論字法,似聞檢法是同師。

    24 《還舊山作》 宋·徐照

    云駁天初霽,攜兒下短篷。
    數莖歸發白,一袖俗塵空。
    日子差潮候,秋容在蓼全。
    江神尖念我,平穩不生風。

    25 《高山寺晚望》 宋·徐照

    石路近門方不險,刺桐疎處見僧歸。
    小坡重疊無平屋,四月陰寒尚裌衣。
    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綠相圍。
    暮云不隔東南望,一片遙兼白鳥飛。

    26 《登歙山寺》 宋·徐照

    石徑半欹傾,山頭路始平。
    步因花樹息,吟忘寺僧迎。
    一面門無水,東隅路入京。
    青峰三十六,霜曉見分明。

    27 《贈江心寺欽上人》 宋·徐照

    客至啟幽戶,筍鞋霆曲廊。
    潮侵坐禪石,雨潤讀經香。
    古硯傳人遠,新篁遠塔長。
    城中如火熱,此地獨清涼。

    28 《贈不食姑》 宋·徐照

    衣以青為色,謂如天骨青。
    近年全不食,飲水自通靈。
    心信生狂語,清羸改俗形。
    半空仙樂奏,曾向靜中聽。

    29 《漁者》 宋·徐照

    瑟瑟負吹鬢發飛,自將莎草補蓑衣。
    小船撐入蘆花去,家在溪邊多不歸。

    30 《憶趙紫芝》 宋·徐照

    一別一百日,無書直至今。
    幾回成夜夢,猶自廢秋吟。
    小雪衣猶綌,荒年米似金。
    知音人亦有,誰若爾知心。

    31 《謝薛總干惠茶盞》 宋·徐照

    色變天星照,姿貞蜀土城。
    視形全覺巨,到手卻如輕。
    盛水蟾輸漾,澆茶雪片傾。
    價令金帛賤,聲擊水冰清。

    32 《玩月》 宋·徐照

    初生如金鉤,將滿如玉盤。
    古人愛明月,月色疑可餐。
    賈島倚長杉,精魂化蟾間。
    李白捉皓色,狂不如波瀾。
    何為梅山翁,見月長興嘆。
    月多照予愁,未久先掩關。

    33 《題浯溪》 宋·徐照

    知是漫郎宅,舟中聞寺鐘。
    小溪通正港,高石疊群峰。
    綠木成春蔭,荒臺見古蹤。
    唐碑三十本,獨免野苔封。

    34 《題釣臺》 宋·徐照

    當時廊廟去,此地也成空。
    草木多年換,兒孫近代窮。
    無言傷末俗,久立慕高風。
    梅福神仟者,新知是婦翁。

    35 《送徐璣》 宋·徐照

    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別離。
    不來相送處,愁有獨歸時。
    去夢千峰遠,為官三歲期。
    思君難可見,新集見君詩。

    36 《石家洞口》 宋·徐照

    數朵山如削,青煙起墓墟。
    圣朝惟大度,蠻黨亦安居。
    練卒來呈箭,生兒遣讀書。
    更須看榜示,一與省人如。

    37 《繰絲曲》 宋·徐照

    荻箔爭收繭,瓢輪斗卷絲。
    未充身上著,先賣給朝饑。

    38 《南岳萬年松》 宋·徐照

    所高無二丈,盤折數枝懸。
    兩樹死一樹,多年言萬年。
    節堅全化石,根蠹半盛泉。
    便可招琴悟,相同把筆傳。

    39 《李溪曲別鄭遇》 宋·徐照

    七十二灘聲共聞,一朝路向李溪分。
    梅花無情動春夢,未好憶家先憶君。

    40 《寄贈葛樸翁》 宋·徐照

    頭上一方巾,西湖住宅新。
    古今稱句法,島賀是僧身。
    買馬因沫口,將錢或施貧。
    有軒名數竹,還復屬何人。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