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的詩詞(共469首)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321
《題李山人幽居》 唐·張籍
襄陽南郭外,茅屋一書生。
無事焚香坐,有時尋竹行。
畫苔藤杖細,踏石筍鞋輕。
應笑風塵客,區區逐世名。
323
《寄漢陽故人》 唐·張籍
知君漢陽住,煙樹遠重重。
歸使雨中發,寄書燈下封。
同時買江塢,今日別云松。
欲問新移處,青蘿最北峰。
324
《贈海東僧》 唐·張籍
別家行萬里,自說過扶馀。
學得中州語,能為外國書。
與醫收海藻,持咒取龍魚。
更問同來伴,天臺幾處居。
327
《早春病中》 唐·張籍
羸病及年初,心情不自如。
多申請假牒,只送賀官書。
幽徑獨行步,白頭長懶梳。
更憐晴日色,漸漸暖貧居。
335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337
《酬孫洛陽》 唐·張籍
家貧相遠住,齋館入時稀。
獨坐看書卷,閑行著褐衣。
早蟬庭筍老,新雨徑莎肥。
各離爭名地,無人見是非。
338
《寄昭應王中丞》 唐·張籍
借得街西宅,開門渭水頭。
長貧唯要健,漸老不禁愁。
獨憑藤書案,空懸竹酒鉤。
春風石甕寺,作意共君游。
339
《閑居》 唐·張籍
東城南陌塵,紫幰與朱輪。
盡說無多事,能閑有幾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誰見衡門里,終朝自在貧。
340
《夏日閑居》 唐·張籍
無事門多閉,偏知夏日長。
早蟬聲寂寞,新竹氣清涼。
閑對臨書案,看移曬藥床。
自憐歸未得,猶寄在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