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嵲的詩詞(共664首)

    張嵲簡介

    張嵲頭像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601 《游岳麓寺三首》 宋·張嵲

    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宮。
    地闢晉朝多勝概,人師支遁有高風。
    身游大士毗耶境,目盡湘東返照中。
    佳處未能頻駐屣,此行尋勝亦匆匆。

    602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今朝今撤窗前柵,決眥雙鳧沒綺塍。
    便是提封無限界,不憂閩陌誤東陵。

    603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一行疏柳對柴門,又見荒煙上晚村。
    日日墻陰觀日影,人生消得幾黃昏。

    604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病起清羸廢酒卮,茶煙聊復颺輕颸。
    卜居便作千年計,會見蟠桃著子時。

    605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雨罷青枝猶裊裊,風余紫燕故翩翩。
    垂簾竟日無余事,庭草雖長不用鞭。

    606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青葉生林啼鳥新,出門逢水不逢人。
    楊花滿地披重繭,不信人間有暮春。

    607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茫茫白水環虛市,股引清渠繞梵宮。
    一夜春風入高柳,怳如身在海濤中。

    608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桃花零落怨春回,松下朱門向水開。
    燕子不知非舊客,依然還取故巢來。

    609 《讀趙》 宋·張嵲

    合德來嬪帝甚歡,溫柔鄉里勝求仙。
    武皇雖被白云誤,猶得垂衣到暮年。

    610 《讀趙》 宋·張嵲

    赤鳳謾言最可傷,君王不謂有他腸。
    併疑池上將仙去,只恐留連為侍郎。

    611 《讀趙》 宋·張嵲

    燕燕承恩住遠條,初能順息度寒宵。
    如何不以斯術進,卻使甘心慎恤膠。

    612 《讀趙》 宋·張嵲

    漢武余威信未窮,單于來見未央宮。
    如何運偶鴻嘉主,樊嫕宮中作女戎。

    613 《讀趙》 宋·張嵲

    魏宮悵望楊花去,漢掖齊歌赤鳳來。
    淫蠱到頭成底事,荒田野草但堪哀。

    614 《讀趙》 宋·張嵲

    九回沉水新為髻,故繡裙襦穩稱身。
    禍水欻來漂燎火,知幾唯有淖夫人。

    615 《讀趙》 宋·張嵲

    漫漫積雪被崗坻,宜主當時有暗期。
    忽見梅花照夜發,只疑猶待射雕兒。

    616 《代王侍郎送程尚書赴信州三首》 宋·張嵲

    君王鐘意撫斯民,不惜朝端屈老臣。
    連錦麾毫千字寵,黃金橫帶萬釘珍。
    長安日近恩光邇,刺史天高惠政新。
    我愧仙巖舊猿鶴,依然軒晚縛閑身。

    617 《代王侍郎送程尚書赴信州三首》 宋·張嵲

    德望居朝大呂輕,眷思難怫丐歸情。
    履聲暫去端門曉,刀夢新占虎節榮。
    有道致君三任喜,無心貪龍一麾行。
    天衷只恐思耆舊,不待黃堂報政成。

    618 《代王侍郎送程尚書赴信州三首》 宋·張嵲

    化龍陂迥照旌旗,懷玉峰高緩馬羈。
    地接鄉關猶晝錦,人從國老借元龜。
    一州如斗何勞者,六合同風要在茲。
    此去未能溫坐席,卻隨春到鳳凰池。

    619 《夜雨》 宋·張嵲

    夜半山雨來,夢覺還復息。
    寥寥檐溜空,時聞斷續滴。

    620 《晚晴》 宋·張嵲

    繁得苦愛飄岐路,風雨何須送晚春。
    坐久綺霞明落照,屏雷亦解慰游人。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