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嵲的詩詞(共664首)

    張嵲簡介

    張嵲頭像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561 《聽微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西從徼外來,東去還歸海。
    徒聞朝暮聲,諜識年華改。

    562 《聽微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寒江流不極,疊浪日沄沄。
    詎是悲鳴苦,端由清夜聞。

    563 《聽微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發源由太古,東逝幾朝昏。
    欲識無窮意,當看石上痕。

    564 《題竹》 宋·張嵲

    山磎犖確霧冥冥,瘦筍初從石罅生。
    開圖細想經過地,記得南山步晚晴。

    565 《題竹》 宋·張嵲

    細葉蕭蕭擁瘦枝,石間新筍迸根遲。
    輕筠為使兒童護,待看娟娟解籜時。

    566 《題竹》 宋·張嵲

    南州困歊暑,蔽映資筼簹。
    簾捲午陰靜,窗開夕氣涼。
    徑幽憐筍密,庭空喜干長。
    相期待歲晏,持以凌繁霜。

    567 《送人赴闕》 宋·張嵲

    宗廟璵璠器,皇家柱石臣。
    策名存紫府,佐世值昌辰。
    德懋膺宸眷,才雄處要津。
    文辭追賈馬,賓望并荀陳。

    568 《芍藥五首》 宋·張嵲

    芳氣時時侵鼻觀,令人三復柳州詩。
    非因寂寞耽幽意,醉倒花間未必知。

    569 《芍藥五首》 宋·張嵲

    淺白輕黃皆異態,還如妬寵各低垂。
    暖風一陣涂香烈,午酒醺酣嗅蕊時。

    570 《芍藥五首》 宋·張嵲

    典刑雖有但傷心,芳氣時來尚滿襟。
    還似夏侯家眾妓,隔簾聊聽繞梁音。

    571 《芍藥五首》 宋·張嵲

    凄凄寒雨送余春,繁艷濃香慰病身。
    忽作暖風遲日想,慨然如在漢江濱。

    572 《芍藥五首》 宋·張嵲

    時人惟解愛芳菲,服媚香濃竟莫知。
    幽臥獨憐芳氣馥,世間惟有柳州詩。

    573 《山中》 宋·張嵲

    深夏遠林黑,溶溶云動山。
    晚川澄眾影,霽色潤層巒。
    地靜知秋至,衣輕覺暑闌。
    居山非有意,偶托即身安。

    574 《劉忠顯挽詞》 宋·張嵲

    臨難不忘死,為忠已足多。
    全生猶有路,仗節竟如何。
    可驗平生志,宜令后世歌。
    諸儒主褒貶,毫發未容訛。

    575 《劉忠顯挽詞》 宋·張嵲

    視死如歸士,捐軀徇國臣。
    殺身雖一概,為義豈無因。
    孔墨休相并,張南僅比倫。
    微公今史上,死節定何人。

    576 《劉忠顯挽詞》 宋·張嵲

    天運丁陽九,蒙塵事可傷。
    群寮徒陷敵,賊子更臣張。
    自古寧無死,惟公獨有光。
    向來從偽者,生意日荒涼。

    577 《劉忠顯挽詞》 宋·張嵲

    抗節群公愧,攄忠異國尊。
    威棱千古在,奸佞百年存。
    盛德源流遠,公朝禮物敦。
    豐碑昭令德,榮耀及來昆。

    578 《劉忠顯挽詞》 宋·張嵲

    黃屋辭丹闕,貞臣赴敵營。
    解言終不反,先面竟如生。
    誰并當時節,獨流千祀名。
    承家有賢嗣,諒不愧西平。

    579 《會覽亭三首》 宋·張嵲

    角聲嗚咽下城頭,水國風煙欲暮愁。
    遠日苦遭層嶂隔,歸心欲逐大江游。
    漁村積火臨沙岸,賈客連檣集市樓。
    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鉤。

    580 《會覽亭三首》 宋·張嵲

    野岸平林對郡城,登臨領要在斯亭。
    江吞荊楚流空闊,山入興洋翠杳冥。
    剛晚云煙昏近甸,沙晴鷗鷺滿前汀。
    杖藜竟日窮心賞,猶自羈愁未肯醒。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