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釋子身心無有分,獨將衣缽去人群。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鐘聲出白云。
山色湖光并在東,扁舟歸去有樵風。莫道野人無外事,開田鑿井白云中。
禪門來往翠微間,萬里千峰在剡山。何時共到天臺里,身與浮云處處閑。
白日浮云閉不開,黃沙誰問冶長猜。只憐橫笛關山月,知處愁人夜夜來。
春風何事遠相催,路盡天涯始卻回。萬里無人空楚水,孤帆送客到魚臺。
莫嘆江城一掾卑,滄洲未是阻心期。浙中山色千萬狀,門外潮聲朝暮時。
江上花催問禮人,鄱陽鶯報越鄉春。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敘事戰爭寫景抒懷
衡陽千里去人稀,遙逐孤云入翠微。春草青青新覆地,深山無路若為歸。
何年家住此江濱,幾度門前北渚春。白發亂生相顧老,黃鶯自語豈知人。
蕭條獨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漢騎營。古木蒼蒼離亂后,幾家同住一孤城。
滄洲不復戀魚竿,白發那堪戴鐵冠。客路向南何處是,蘆花千里雪漫漫。
渺渺云山去幾重,依依獨聽廣陵鐘。明朝借問南來客,五馬雙旌何處逢。
江上初收戰馬塵,鶯聲柳色待行春。雙旌誰道來何暮,萬井如今有幾人。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
長樂宮人掃落花,君王正候五云車。萬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
萬里閩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煙。轅門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漢庭初拜建安侯,天子臨軒寄所憂。從此向南無限路,雙旌已去水悠悠。
憐君異域朝周遠,積水連天何處通。遙指來從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東。
憐君一見一悲歌,歲歲無如老去何。白屋漸看秋草沒,青云莫道故人多。
石澗泉聲久不聞,獨臨長路雪紛紛。如今漸欲生黃發,愿脫頭冠與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