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令人忽憶瀟湘渚,回暗迎神三兩聲。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