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劉禹錫的詩詞(共825首)

    劉禹錫簡介

    劉禹錫頭像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781 《句》 唐·劉禹錫

    曉鶯林外千聲囀,芳草階前一尺長。

    782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因見寄,兼呈張》 唐·劉禹錫

    分憂余刃又從公,白羽胡床嘯詠中。
    彩筆諭戎矜倚馬,華堂留客看驚鴻。
    渚宮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幾叢。
    若問騷人何處所,門臨寒水落江楓。

    783 《白太守行》 唐·劉禹錫

    聞有白太守,拋官歸舊谿。
    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太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
    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

    784 《步虛詞》 唐·劉禹錫

    華表千年一鶴歸,凝丹為頂雪為衣。
    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云翻翅飛。

    785 《步虛詞》 唐·劉禹錫

    阿母種桃云海際,花落子城二千歲。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獻天帝。

    786 《雜曲歌辭·憶江南》 唐·劉禹錫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

    787 《紇那曲》 唐·劉禹錫

    踏曲興無窮,調同辭不同,愿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788 《歲夜詠懷》 唐·劉禹錫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春節

    789 《昏鏡詞》 唐·劉禹錫

    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
    陋容多自欺,謂若他鏡明。
    瑕疵既不見,妍態隨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
    秦宮豈不重,非適乃為輕。

    790 《拋球樂》 唐·劉禹錫

    春早見花枝,朝朝恨發遲。
    及看花落后,卻憶未開時。
    幸有拋球樂,一杯君莫辭。

    791 《雜曲歌辭·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幾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792 《踏歌詞》 唐·劉禹錫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793 《踏歌詞》 唐·劉禹錫

    桃蹊柳陌好經過,鐙下妝成月下歌。
    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

    794 《踏歌詞》 唐·劉禹錫

    日暮江南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盡時。

    795 《插田歌》 唐·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嚶佇如竹枝。

    796 《楊柳枝》 唐·劉禹錫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寫柳

    797 《楊柳枝》 唐·劉禹錫

    迎得春光先到來,輕黃淺綠映樓臺。
    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挫摧。

    798 《楊柳枝》 唐·劉禹錫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
    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799 《楊柳枝》 唐·劉禹錫

    巫山巫峽楊柳多,朝云暮雨遠相和。
    因想陽臺無限事,為君回唱竹枝歌。

    800 《楊柳枝》 唐·劉禹錫

    輕盈裊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
    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人家。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