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旗的詩詞(758首)

    541 《春江花月夜》 明·吳世忠

    翠華巡幸駐離宮,錦纜龍舟萬乘東。
    銀甕香浮仙醴綠,金堤花簇御筵紅。
    逶迤簫鼓來天上,滉漾旌旗在月中。
    回首可憐春殿隔,如花宮女泣東風。

    542 《次韻李希顏同知登吳山有惑》 明·西白禪師

    鳳舞龍飛運已更,江流難挽幾傷情。
    荒陵鳥雀聲如怨,故國風云氣不平。
    冠蓋偶然尋勝地,旌旗且莫指邊城。
    登高別醉黃花酒,更擬重陽一日晴。

    543 《走筆戲贈萬伯修使君二首》 明·邢侗

    杞花垂實玉關秋,壯歲無端去國愁。
    自笑年來身暴貴,畫旗春色上龍樓。

    544 《圍獵》 明·楊榮

    關塞霜清曉色明,鑾輿校獵出邊城。
    六龍扶輦旌旗合,萬騎連營鼓角鳴。
    遠火依微秋草薄,驚沙寂歷暮云平。
    小臣躬睹三驅樂,愿效嵩呼播頌聲。

    545 《上院判(十四韻)》 明·葉子奇

    浩蕩風云氣,英雄虎豹姿。
    飛霜看下令,甘雨望興師。
    破的千人駭,橫戈萬馬馳。
    虎豹開列校,龍節鎮邊陲。

    546 《錢塘筑城過西湖述懷二首(乙亥八月)》 明·易恒

    人間秋色易蕭條,湖上風光更寂寥。
    龍井陰時應有劍,鳳臺空后不聞簫。
    修眉愁澹初三月,畫舫歌殘第六橋。
    坐看兩峰千古并,蓬萊幾見海塵漂?人民城郭是耶非,幾

    547 《金陵行》 明·用堂楩公

    從古佳麗金陵州,到今城郭枕江流。
    埋金往事墮茫昧,含風老樹長蕭颼。
    寒潮喧聲響西浦,碧海渺渺天東頭。
    二水三山涵遠景,龍蟠虎踞橫高秋。

    548 《古壽宮歌》 明·虞淳熙

    獻陵當年筑壽宮,君王鞭石走石工。
    馬輿朝來還暮入,往來八駿如回風。
    死生晝夜須臾在,霹靂一聲辭大內。
    遺舄人疑黃帝弓,自斂金衣摶大塊。

    549 《大駕視牲南郊》 明·袁袠

    大路調仙馭,朱旗列禁城。
    帝牛三月系,田燭九衢明。
    日并龍旒出,山將彩旄迎。
    橫汾卑漢詠,禋祀秉皇情。

    550 《金陵》 明·岳岱

    金陵王氣斗牛間,西下岷江鎖北關。
    真主旌旗來泗上,孝陵弓劍甗鐘山。
    烏龍水落芙蓉冷,翠柳樓空夜月間。
    遲暮未消游俠意,秋風匹馬鬢絲斑。

    551 《車駕渡江》 明·曾棨

    朱旗畫戟擁晴沙,錦纜牙檣照浪花。
    佳氣迥浮江北樹,曉光初絢海東霞。
    云中鸞鳳扶丹轂,水底魚龍識翠華。
    不用臨流羨天塹,只今四海盡為家。

    552 《回中山》 明·張九一

    承露甘泉次第開,如何七夕上之回。
    班龍五色垂天下,翠鳳千旗蕩日來。
    異代巡游那可問,殊方登眺自生哀。
    茂陵只在興平里,夜雨秋風長綠苔。

    553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554 《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 明·趙滂

    我游黃山當嚴冬,雪消日暖無天風。
    欲求昔人棲隱處,發興況有高僧同。
    危矼側步目已眩,絕壁下瞰心為忡。
    交流二澗瀉寒碧,樵牧不來蘿徑窮。

    55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56 《春日扈駕謁陵(二首)》 明·周敘

    御幄千旗擁,屯營萬綺環。
    祥煙隨鳳蹕,瑞日映龍顏。
    金鼓轅門樂,衣冠彩仗班。
    嵩呼來父老,聲動五云間。
    ¤

    557 《車駕駐潤州幸少傅楊公私第歡燕累日恭述又六》 明·朱厚照

    神武威南服,龍舟駕巨濤。
    廑兵宣略遠,定亂禹功高。
    日彩浮黃鉞,云光動赭袍。
    老臣三稽首,復恐圣躬勞。

    558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 唐·王維

    人外遺世慮。
    空端結遐心。
    曾是巢許淺。
    始知堯舜深。

    559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560 《故李承誠之待制六丈挽詞》 宋·蘇軾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棟姿。
    天驥墮地走,萬里端可期。
    世無阿房宮,可建五丈旗。
    又無穆天子,西征燕瑤池。

    * 關于龍旗的詩詞 描寫龍旗的詩詞 帶有龍旗的詩詞 包含龍旗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