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龍旗的詩詞(758首)

    501 《雷殿畫壁》 明·鄧韨

    藝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筆端具天人,難以茫昧擬。
    致道古仙都,山水麗清美。
    雷宮設像畫,種種盡其技。

    502 《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 明·高棅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側聞梅江水,寒冰玉壺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稱人意,我欲愛之清煩襟。

    503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 明·顧德輝

    綽山古佳城,左股接昆丘。
    水作青龍來,九派盤遭周。
    道人金粟冢,在彼山之幽。
    團團青桂樹,枝葉相蜷樛。

    504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505 《東征歌四首》 明·韓上桂

    十萬旌旗閃絳云,三千龍虎鎮雄軍。
    師行不用傳刁斗,夜半天雞徹曉聞。

    506 《風定示蘇汝載》 明·韓上桂

    呼童且沽酒,沽酒休蹉跎。
    人生有酒且相樂,昨日駭震今笑歌。
    六鰲已斷鯨星灊,波濤累日將如何。
    與君飲酒悲天風,人生去住飛秋蓬。

    507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508 《塞下曲三首》 明·何白

    春草年年怨別離,生還不分及瓜時。
    天寒蟣虱生金甲,雪里龍蛇落畫旗。

    509 《襄陽隆中四十四韻》 明·黃輝

    斬蛟寒浦外,何處臥龍岑。
    亂世燕齊事,高人管樂心。
    隆中山故闔,漢上日偏沈。
    魚水應奇會,蝸廬耐數尋。

    510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511 《赤壁》 明·藍智

    長江西來雨如霧,赤壁蒼蒼風雨暮。
    草木猶疑橫槊時,塵沙尚憶焚舟處。
    烏林渡口下舳艫,曹瞞已料無全吳。
    陣前部曲奔先主,眼中談笑輕周瑜。

    512 《秋日謁陵眺望二首》 明·梁有譽

    輦道松楸玉露晞,鬼神肅穆儼旌旗。
    鼎湖寂寂龍時下,銀海冥冥雁不飛。
    中國地形當塞險,單于秋色入關微。
    千年陵殿雄燕嶠,九廟精靈護漢畿。

    513 《謝劉中丞商侍御建百歲坊》 明·林春澤

    翠旗谷口萬松風,喘息猶存一老翁。
    詎意夔龍黃閣上,猶憐園綺白云中。
    擎天華表三山壯,醉日桑榆百歲紅。
    愿借末光垂晚照,康衢朝暮頌華封。

    514 《五臺行(詠梁、唐、晉、漢、周)》 明·劉定之

    繁臺紇干山頭雀凍死,午溝蛇化為龍起。
    禪代不侍九錫來,二晉醉投雙陸子。
    出警入蹕東西京,猶上繁臺自閱兵。
    群姬麀聚那能辯,諸侯麕至誰能爭。

    515 《邯鄲行隨張使君肖甫出獵》 明·劉黃裳

    使君按節邯鄲城,游子邯鄲意氣生。
    相從射獵西山去,城中年少來縱橫。
    紛紛罷擲博場里,追呼云集黃塵壘。
    白馬連環響夜霜,雕弓香箭明秋水。

    516 《元夕同雜賓里中觀放煙火》 明·劉繪

    銀漢低回度月華,瓊鉤寶柱綰燈紗。
    宛轉縈煙隨繡騎,徘徊照影逐香車。
    飛甍遙望如平樂,曲巷相逢似狹斜。
    百枝然火龍銜燭,七采絡纓鳳吐花。

    517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518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519 《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 明·盧柟

    魏博富才藪,儲英斷幽顯。
    金璞無留精,虎豹澄視眄。
    文章兩漢際,墨跡蒼頡篆。
    多賢信足征,特秀殊異撰。

    520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 關于龍旗的詩詞 描寫龍旗的詩詞 帶有龍旗的詩詞 包含龍旗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