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鼎識的詩詞(315首)

    241 《諸君和篇摩壘致師不容閉壁再繹前韻》 宋·鄭清之

    平生周伯仁,耿耿空洞腹。
    翛然猿鶴姿,豈辨鳩鷹目。
    仆射不解事,居士偶題木。
    種柳僅成五,樂園祗可獨。

    242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243 《登元佑閣次韻李左史所和范滬洲詩》 宋·魏了翁

    飄風吹面酒無力,萬響搖搖不停息。
    主賓才然立分鼎,抑抑威儀長不忒。
    冰盤時薦櫻筍香,烏絲快灑薔薇墨。
    夜深山靜天四垂,悠然發我真聞識。

    244 《陳待制五月十四日生朝》 宋·徐照

    羲轡遲中夏,生賢國世寧。
    隔宵蟾欲滿,經溽雨初停。
    分派來溈水,儲神應德星。
    高樓參造物,健筆倒滄冥。

    245 《釜下吟》 宋·徐照

    阿對泉頭舂黑菰,萁然豆煮蟲泣鍋。
    蜀姜作芼吳鹽和,琥珀香爛云子烏。
    不數肉翁夸安胡,老妻熱貯兒怒呼。
    饑雷欲轉藜腸枯,政須一飽百不圖。

    246 《正字南仲祭詩》 宋·周文璞

    昭陽作噩冬,愁云凝上蒼。
    我墮豀谷底,鹵莽聞公喪。
    哲人困中壽,頗謂告者狂。
    繼執邸吏符,躑蹢抽肝腸。

    247 《呈鞏睡翁》 宋·周文璞

    家本汶陽縣,累世事耕蠶。
    室廬既焚蕩,飄零住江潭。
    幼及識故老,頗聞鄉里談。
    最盛陽和時,梨杏春酣酣。

    248 《送道傳達室侄補中國學二首》 宋·程公許

    竹林多挺固多賢,子更夸修鼎盛大年。
    一縷千鈞扶世緒,三條八韻壓儒先。
    辟雍振鷺翔而集,幽谷鳴鶯自此遷。
    可但積分縻好爵,事須學識細磨研。

    249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250 《浩歌行》 宋·岳珂

    浩然一氣古到今,古人無愧惟此心。
    青天為幕地為席,醉里聊作烏烏吟。
    君不見人生所重獨名謚,一代簡書耀青史。
    當時命名偶然耳,跖圣丘愚果誰是。

    251 《予既賦金貂亭詩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連飲輒》 宋·蘇泂

    君不見陳留阮籍字嗣宗,竹林賢者渠稱雄。
    登山臨水輒經日,竟用酣飲全其躬。
    謂渾汝不得復爾,獨善猶子曰仲容。
    以其任達似叔父,氣壓道北空多銅。

    252 《挽故人》 宋·陽枋

    公生百載下,學契五峰心。
    崇鼎屹重器,洪鐘希太音。
    詞源擅翻海,句律善舂金。
    材古誰人識,清歌和慘吟。

    253 《山行》 宋·方岳

    山欲窈而深,路欲繚而曲。
    向來始開荒,惟恐日不足。
    松行四五里,云繞上下谷。
    振衣千仞岡,邀月噴橫玉。

    254 《次韻山居》 宋·方岳

    閒民亦幸樂清朝,蓑笠過從語不囂。
    倏忽豈能知混沌,玄冥頗亦識參寥。
    年華鼎鼎分杯面,筋力時時借樹腰。
    月冷霜寒驚鶴帳,住山活計太蕭條。

    255 《諸公賦翠毛筆因次韻為羊毛筆嘆》 宋·方岳

    髯參草臥殘陽浦,拔毛竟作文中虎。
    金華化石久已陳,玉置摛辭疾於羽。
    醉猩耆酒少乃勁,狡兔飽霜工媚嫵。
    磔殘鼠須肯收錄,剝落雞毛誰比數。

    256 《采菌》 宋·方岳

    溪行近里所,雪菌朵寒籜。
    久晴危欲枯,抱甕日商略。
    可憐書生愚,為口不計腳。
    龜腸慣饑虛,雞肋忍饞嚼。

    257 《效演雅》 宋·方岳

    山溪斗折更蛇行,逗密穿幽見物情。
    蜜為地花糧道絕,蚊知有雨陣圖成。
    飲風吸露蟬尸解,聳壑凌霄鶴骨輕。
    鸜鵒能為祖仁舞,狎鷗欲與海翁盟。

    258 《上奚宣慰冰壑》 宋·黎廷瑞

    書生於世無所用,歲晚東陵瓜自種。
    幾度騎驢欲出門,青松繞舍云扃洞。
    枕書高臥綠陰中,何許清風驚午夢。
    始知絳節下丹霄,左驂麒麟右鸞鳳。

    259 《酬鄧山房尊師》 宋·仇遠

    山房閒伴白云棲,琴不須彈聽者稀。
    北道主人新拜號,西湖隱士舊傳衣。
    粵亡未合鴟夷去,蜀遠難隨杜宇歸。
    亦欲共君聯石鼎,龍頭豕腹怕相識。

    260 《九江易帥遂得盡游郡齋》 宋·董嗣杲

    郡吏東征迓袞衣,不知郡圃掩芳扉。
    櫻桃熟處香山識,楊柳栽時靖節歸。
    壁帖嵌塵鐘鼎碎,樓歌壓市管弦飛。
    廬山面目清如此,幾客登臨幾夕暉。

    * 關于鼎識的詩詞 描寫鼎識的詩詞 帶有鼎識的詩詞 包含鼎識的古詩詞(3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