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鶴頂紅的詩詞(57首)

    1 《月丹和鶴莊韻》 宋·劉學箕

    靈種飛來鶴頂紅,誰云九轉有仙功。
    廣庭曾侍東風宴,留得霞杯照晚叢。

    2 《訴衷情》 宋·張元干

    形似之美。
    久欲記之而因循。
    比與諸公和長短句,故及之以訴衷情。
    蓋里中推星球紅、鶴頂紅,皆佳品。

    3 《訴衷情·兒時初未識方紅》 宋·張元干

    兒時初未識方紅。
    學語問西東。
    對客呼為紅蕊,此興已偏濃。
    嗟白首,抗塵容。
    費牢籠。
    星球何在,鶴頂長丹,誰寄南風。

    4 《寄南岳廖融》 宋·潘若沖

    曾經別墅住行蹤,春浪和煙撼釣筒。
    共步幽亭連石蘚,寄眠靜榻帶松風。
    秋來頻夢岳云白,別后應添鶴頂紅
    又泛汴舟隨汴水,不堪南望思忡忡。

    5 《山茶》 宋·蘇軾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
    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傳歲寒姿,古來惟丘翁。
    趙叟得其妙,一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夸落墨,獨賞江南工。

    6 《鞓紅》 宋·范成大

    猩唇鶴頂太赤,榴萼梅肋弄黃。
    帶眼一般官樣,祗愁瘦損東陽。

    7 《題臥屏十八花·山茶》 宋·葛立方

    十月幽園開曉風,層層絳蕊艷芳業。
    江南只慣收鷹爪,誰顧山前鶴頂紅

    8 《題通妙亭柱》 宋·胡仲弓

    小亭存古意,雅稱道家風。
    澉水鴨頭綠,山茶鶴頂紅
    內丹還九轉,法鼓叩三通。
    若問希夷事,檐鈴語未終。

    9 《張戶部惠山楊梅》 宋·張镃

    嘗聞魏伯陽,鑄丹會稽山。
    功成試其徒,未欲汎與餐。
    紿言丹入口,命盡不可還。
    一人篤信道,快餌肯作難。

    10 《山茶》 宋·王镃

    蠟包綠萼日才烘,放出千枝鶴頂紅
    待得雪晴春信透,翠云圍繞錦屏風。

    11 《山丹五本盛開》 宋·陳宓

    簇簇丹葩巧作叢,開時兩月受薰風。
    北人見此應偷眼,未羨猩唇鶴頂紅

    12 《題四畫》 宋·牟巘五

    積雪凝寒不肯融,梅花佇立待春風。
    嫩波正比鴨頭綠,厚葉休嗤鶴頂紅

    13 《滿江紅》 宋·吳泳

    嘉定甲申之秋,七月良夜,夢歸家山,過鶴林之下。
    見老鶴翩躚,從西南來,方瞳而朱頂,玉立而長身,其色內白,其氣孔神,殆類有道者、既寤,作而曰:“豈潔庵老仙誕日之祥耶?”遂書此夢,演成滿江紅一闋,為斯文壽。
    夢繞家山,曾訪問、鶴林遺跡。
    見老鶴、翩躚飛下,方瞳如漆。

    14 《別鶴》 唐·張籍

    雙鶴出云谿,分飛各自迷。
    空巢在松頂,折羽落紅泥。
    尋水終不飲,逢林亦未棲。
    別離應易老,萬里雨凄凄。

    15 《聞鶴嘆》 宋·白玉蟾

    霜翎雪羽臙脂頂,玄裳翠距白玉頸。
    何年乘風下太清,芝田煙暝瑤池冷。
    天臺山上玉京天,何似青天玉帝前。
    曉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涼那得眠。

    16 《送李式》 唐·鄭巢

    瀟湘路杳然,清興起秋前。
    去寺多隨磬,看山半在船。
    綠云天外鶴,紅樹雨中蟬。
    莫使游華頂,逍遙更過年。

    17 《泛蘭舟(譙天授畫像)》 宋·王質

    蕭蕭烏帽黃衫。
    煙水拍云巖。
    風清月白,一雙碧眼瑩秋潭。
    四海九州,茫茫東北,渺渺西南。

    婉約元宵節寫景生活

    18 《如夢令》 宋·蔣捷

    夜月溪篁鸞影。
    曉露巖花鶴頂。
    半世踏紅塵,到底輸他村景。
    村景。
    村景。
    樵斧耕蓑漁艇。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懷古傷心

    19 《燭影搖紅(雪樓得次子,行臺時治金陵)》 宋·鄧剡

    郢雪歌高,天教鶴子參鳴和。
    薰風旌節瑞華□,光動垂弧左。
    早是煙樓撞破。
    更明珠、重添一顆。

    20 《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清·屈大均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開辟。
    山氣日洶涌,隨風灑精液。
    觸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輕策。

    * 關于鶴頂紅的詩詞 描寫鶴頂紅的詩詞 帶有鶴頂紅的詩詞 包含鶴頂紅的古詩詞(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