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鶴闕的詩詞(365首)
341
《林道士故廬》 宋·陳允平
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關朝玉闕,暮回三島宴金樓。
丹隨鶴舞緱山月,劍伴龍歸洛浦秋。
猶有石房云不散,曉風松柏兩颼飀。
342
《游仙曲》 宋·陳允平
中秋月正明,夜半飛紫瓊。
拂袖天上去,攬衣朝太清。
縹緲黃金闕,迢遙白玉京。
離離百寶幢,裊裊九華旌。
343
《贈梅谷高士》 宋·何夢桂
去年無方老瞿曇,授我云門一劄禪。
今年羽衣梅谷仙,丹法葛翁口談玄。
無方是兄仲梅谷,誤墮凡胎投母腹。
豈非江郎三石人,兩石飛來化雙玉。
344
《和何寧谷韻》 宋·何夢桂
一曲樽前浩浩歌,流年容易隙駒過。
眼前白發故人少,郭外表楓古冢多。
流水不彈嗟老矣,雍門欲聽奈愁何。
回頭城闕應非昔,還記千年老鶴么。
345
《鐵笛行贈丁云屋》 宋·黎廷瑞
斗牛之墟有伏龍,寶氣夜起天為虹。
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臥吟秋風。
忽羞珠宮薄且闕,返形化作紅爐雪。
背負七星雷吐舌,五色石墮天驚裂。
346
《洛城秋雨》 宋·宋庠
霜月兼寒雨,高齋伴寂寥。
已能陰漠漠,更自韻蕭蕭。
宮迥天低闕,津長霧失橋。
蘆灰迷桂暈,梁屋掩霞朝。
347
《送給事俞學士知宣州》 宋·宋庠
駮議東曹重,修書秘府榮。
緣何厭廬久,便作偃藩行。
戒道熊文戟,騰裝鶴膝兵。
堯云迷闕曙,淮雨破舟程。
竹契將恩遠,江波共政清。
向愁窗岫好,誰賞謝宣城。
348
《掖門待漏》 宋·宋庠
曉陌千槐落,嚴扉萬蓋留。
浮云低觀闕,殘漏急章溝。
斗柄遙臨殿,參旗側映樓。
如何軒上鶴,獨憶海天秋。
350
《再作》 宋·項安世
遇物無汙潔,經林失盛衰。
坐令磚似玉,立見發如肌。
鳥化瑤池鶴,騅成石闕獅。
傾都陳鷺翿,連野獵麑皮。
351
《任詠道生日》 宋·項安世
月當天上連山易,日占人間閏路棋。
華岳金精供爽氣,廣寒銀闕獻高枝。
鰥魚渴鳳塵緣凈,壽鶴靈龜內景遲。
好把文章收富貴,卻將功行享耆頤。
354
《喜雪十韻》 宋·孔武仲
此夜不成雪,朋朝應作霖。
細聲來戶牖,爽氣入裯衾。
窺隙疑相射,循檐覺更深。
因風成倒陣,過竹有余音。
355
《送文正公遺像與王東廬》 宋·黃庚
古畫從來寶繪堂,遺君敢借舊珍藏。
貌存故國三公貴,澤衍來孫百世芳。
家廟幾年成闕典,宗枝此日倍增光。
當時種德根苗遠,分得槐陰到鶴鄉。
356
《上李承旨學士》 宋·黃庚
中朝人物總稱賢,恬退間居又幾年。
獨抱丹心長戀闕,因思綠野且歸田。
未應雋軌淹東魯,行看文星照北燕。
見說君王思國老,鶴書即下九重天。
357
《酬邢先生疊前韻》 宋·李復
道人海南游五管,野服褷褵鶴羽短。
飛符分藥濟炎州,陰功早約三千滿。
細葺柔蔓作重茵,密綴圓荷為翠繖。
丹回七返已成珠,寶養三田如抱卵。
358
《山居》 宋·釋文珦
身寄孤猨野鶴鄉,邇來真與世相忘。
東南地闕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陽。
根有茯苓松色異,土生蘭茝蘚苔香。
細將萬事都思遍,唯有閒居味最長。
359
《為李少監賦秋崖歌》 宋·釋文珦
四時之氣秋最清,千崖風骨方崢嶸。
石黛碧玉迭照映,喬松老柏森縱橫。
上有白云可為佩,下有寒泉堪濯纓。
樵夫仰視不敢上,鸞鶴日夜長和鳴。
若有人兮似冰雪,以斯崖兮擬高潔。
飲玄津兮餐玉屑,御清風兮朝帝闕。
360
《有美一人行》 宋·釋文珦
有美一人閑且都,天然自與常人殊。
奔逸絕塵遺步趨,宛在大海之東隅。
珠宮貝闕非凡居,鮫綃被體云霞裾。
朝乘一鶴暮雙鳧,往來圓嶠仍方壺。
* 關于鶴闕的詩詞 描寫鶴闕的詩詞 帶有鶴闕的詩詞 包含鶴闕的古詩詞(3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