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鳥身的詩詞(1284首)
521
《寄永興招詩夏太尉》 宋·梅堯臣
寶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將臨戎行。
二年孟春果來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師急赴敵,晝夜不息趨戰場。
馬煩人怠當勁虜,雖持利器安得強。
522
《依韻和永叔見寄》 宋·梅堯臣
春風約柳一片西,欲托鳥翼傳音稽。
昨朝偶向東城去,草草又逢驄馬蹄。
長髯御史威正峭,沙堤來坐氣吐霓。
我乘小駟雖甚瘦,喜見驂馭猶解嘶。
523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524
《大墻上蒿行》 魏晉·曹丕
陽春無不長成,草木群類,隨大風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
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
我今隱約欲何為?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冬被貂鼲溫暖,夏當服綺羅輕涼。
隱士勸誡
525
《飲酒 其四》 魏晉·陶淵明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菊花
528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529
《無題》 明·唐寅
培風鳥瞰只神游,鬧罷瓊枝又恁愁。
莫負心期飄泊路,豈知身鎖靜安樓。
形骸托與自然寄,泥壤終將分子留。
寧墾良田三百畝,不教堆起一墳丘。
530
《次韻 其一》 元·王冕
老吾濩落忘機久,江湖鷗鳥弗猜疑。
黃花圍宅如元亮,白雪滿床無子期。
身后虛名定何益,世間多事不須知。
故人有約來招隱,莫待秋風老桂枝。
531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532
《凝香齋》 宋·曾鞏
每覺西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諸侯。
一尊風月身無事,千里耕桑歲有秋。
云水醒心鳴好鳥,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煙細細臨黃卷,疑在香爐最上頭。
534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536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538
《詩》 魏晉·王粲
聯翻飛鸞鳥。
獨游無所因。
毛羽照野草。
哀鳴入青云。
我尚假羽翼。
飛覩爾形身。
愿及春陽會。
交頸遘殷勤。
539
《詩》 魏晉·王粲
鷙鳥化為鳩。
遠竄江漢邊。
遭遇風云會。
托身鸞鳳間。
天姿既否戾。
受性又不閑。
邂逅見逼迫。
俛仰不得言。
* 關于鳥身的詩詞 描寫鳥身的詩詞 帶有鳥身的詩詞 包含鳥身的古詩詞(1284首)